金磚聚焦新支付體系 學者:不確定性多
正在俄羅斯喀山舉行的金磚國家峰會,除傳統貿易、安全議題,旨在替代SWIFT(環球銀行金融電信協會)的金磚國家支付體系,是本次峰會焦點。中國學者認為,新支付體系是俄羅斯遭西方制裁以來最迫切的需要,一旦推出也將加速人民幣的國際化進程,但俄方設想中基於區塊鏈和數字貨幣的跨境結算系統仍存在諸多不確定性。
俄迫切需要
推出可加速人民幣國際化
上海外國語大學上海全球治理與區域國別研究院助理研究員袁勛對澎湃新聞網表示,尋找有效替代美元結算的方案,是喀山峰會的重點議程,不僅峰會東道主俄羅斯最為關注,獨立的國際支付系統亦有利於金磚國家乃至全球南方國家的跨境合作、經濟發展,對國際金融體系改革也有重要影響。
袁勛表示,在金磚國家的貨幣中,人民幣在國際化程度和匯率穩定都具有優勢,一旦金磚國家支付系統建立,更多國家將選擇使用人民幣結算,進一步提升人民幣在國際貿易中的地位。袁勛同時指出,美國的國家信譽以及美元匯率的穩定,為發展中國家貿易的平穩發展提供了非常好的工具,想短時間內完全拋棄美元並不現實。上海觀察者網引述復旦大學國際關係與公共事務學院教授朱傑進稱,在數字跨境支付領域,SWIFT並未成為核心國際制度,利益偏好趨同的金磚國家有可能合作。
去中心化模式多監管難題
俄羅斯財政部長西盧安諾夫(Anton Siluanov)早前表示,金磚國家正努力開發新的國際支付系統,繞過使用西方基礎設施營運的平台,在新技術的基礎上實現更快、更便宜、不受外界干擾的外貿交易。
西盧安諾夫說,金磚國家將繼續減少美元在相互結算中佔比,轉用本國貨幣,並在未來引入數字貨幣。對此袁勛表示,金磚國家支付系統基於區塊鏈和數字技術,可以減少代理銀行的存在感及不必要的中間環節。
朱傑進亦稱,數字貨幣技術與區塊鏈技術的結合,使得跨境支付中的信息流與貨幣流有可能合二為一,令跨境支付去中心化;但俄羅斯設想的去中心化運作模式無法解決外匯管理、非法交易和資產安全風險等監管方面的難題,該設想仍有很大的不確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