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安全蔚然成風 影響全球格局
美重視供應鏈安全 踏上對華分岔路
由「脫u」(decoupling)到「去風險化」(de-risking)、由搭起「小院高牆」(small yard, high fence)到指控「產能過剩」(overcapacity),在林林總總的政治術語背後,反映有關「經濟安全」(economic security)的話題在中美戰略競爭升溫下愈來愈受矚目,而且已成為全球現象,不止歐洲、日本等西方陣營成員,就連全球南方國家也愈來愈重視供應鏈與地緣政治的聯繫。「經濟安全」概念蔚然成風的背後,不同國家也許有不同的思路,卻都反映其經貿理念已跟舊日圭臬大相逕庭。特朗普和賀錦麗誰人入主白宮,既決定美國未來4年的經濟安全政策,也會深刻影響到全球經濟格局的走向。 明報記者 周宏量
昔經貿圭臬失效 美醞釀新華盛頓共識
「二戰結束後,美國領導破碎的世界建立新的國際經濟秩序……惟最近數十年揭示其基礎的裂痕……故在這時刻需要我們建立新的共識。」去年4月,拜登政府的白宮國安顧問蘇利文在華盛頓智庫布魯金斯學會發表備受矚目的「新華盛頓共識」演說,不諱言因應中美角力的新形勢,在後冷戰時代打破貿易壁壘的各種政策需要重新檢討,美國將重啟產業政策(industrial policy),以求重建本土工業根基,並不再忌諱提升關稅或設置出口或外來投資管制的政策。
事實上,拜登任內大致上保留了特朗普時代的關稅措施,甚至在電動車等涉及中國的領域上「加碼」,並採納限制中國取得最尖端科技的「小院高牆」戰略式局部脫u策略,反映在經濟安全理念上,民主、共和兩黨的當前主流論述已趨接近。
研究中國經濟和美國-亞洲經濟關係的美國企業研究所高級研究員史劍道(Derek Scissors)向本報表示,當中國在2001年底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時,美國及其友邦顯然並不強調經濟安全問題,「美國的轉變始於2009年全球經濟危機,到2016年特朗普崛起後加劇;中國強調經濟安全的轉變則看來是習近平接替胡錦濤掌權後開始」。他剖析道,經濟安全的論述反對國際貿易和投資的經濟利益最大化,「對比起只考慮貿易和投資的利益,各國應考慮到未來風險,那些風險包括對外國伙伴的依賴——例如許多國家在石油供應上面對的情況,又或本土公司在產能上的損失或遏制」。
新冠後供鏈關注擴至晶片高科技
自從特朗普在任內發起中美貿易戰,「脫u」一詞躍升為國際政治的新潮語——儘管在部分美方專家或新舊官員眼中,中國2015年提出《中國製造2025》政策,積極尋求在西方主導的先進製造業領域實現自給自足,避免依賴美國的產品或高科技,才是中美經貿脫u的先聲——惟不能否認的是,特朗普2016年憑攻破「鐵鏽帶」藍牆贏得大選,促使美國以至西方主流輿論更關注工業根基空洞化對本土經濟和社會的影響。到新冠疫情後,原先因稀土問題引起的供應鏈安全關切,進一步擴散到晶片等高科技工業核心。
繼疫情時期的晶片供應短缺危機後,俄軍侵烏前後的油氣供應危機進一步加深歐洲對經濟安全的憂慮。創立諮詢機構ChinaGeopolitics的荷蘭智庫克林亨達爾國際關係研究所高級附屬研究員范德普滕(Frans-Paul van der Putten)向本報表示,直至大約2018年之前,歐盟對中國的關切主要只關乎內地市場准入的障礙,以及中方直接投資對歐洲經濟競爭力和歐洲國家團結的潛在影響。
然而,隨茼a緣政治脈絡的變化、尤其是中美角力加劇和俄軍侵烏,范德普滕形容歐盟開始愈來愈「從安全視角」看待其經濟關係,這點尤其適用於其感知的供應鏈脆弱性。
儘管歐盟早在2019年已開始定調中國同時是「合作伙伴、經濟競爭者和體制對手」,惟對比起美國,歐洲對華立場仍沒有那麼激烈,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去年帶頭採取「去風險化」論述,尋求代替「脫u」用詞,便是一大例子。范德普滕認為,歐盟看來在供應鏈上跟中國正邁向「局部分離」,暫不清楚這步最終會走到多遠,「有一部分要視乎中歐關係以外的地緣政治進程」。
史劍道:供鏈分岔緩慢局部 中美貿易仍可觀
事實上,無論是特朗普的「美國優先」還是賀錦麗的「機會經濟」主張,皆強調要將製造業帶回美國,從而為美國工人創造新的就業職位,二人的主要差異大概在於賀錦麗跟其民主黨主流幕僚要比特朗普更重視跟盟友或伙伴合作,推動排除中國的全新製造業或供應鏈國際框架。這點不免令人關注中美在供應鏈體系的「分岔」(bifurcation)趨勢,史劍道認為,中美很可能會在關鍵產品的領域建立分隔的供應鏈,即使兩國對重要產品定義會有不同看法,但科技、衛生和農業會是供應鏈脫u的選項,「但供應鏈的分岔會是緩慢和局部,兩國(中美)之間的貿易額仍會很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