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干預研訊聽證剩最後一周 致力區分合法外交與邪惡干預
前樞密院書記官促關注:有人被利用散播假消息
【明報專訊】加拿大外國干預研訊委員會的公開聽證和咨詢踏入最後一周,聚焦於如何區分合法的外交工作和干涉加拿大事務的邪惡企圖。
專家小組就此棘手議題展開圓桌研討會,英國華威大學(University of Warwick)哲學教授卡薩姆(Quassim Cassam)在會上表示,英國在通過立法將外國干預定為犯罪行為時,已就有關問題作出定義,包括在外國勢力指示下為其利益而進行的活動。該法律於2022年獲得通過,它訂明以公開透明的方式進行的外交工作和嘗試施加影響屬合法,至於干預活動往往是秘密進行,如假消息宣傳攻勢。
卡薩姆認為,絕對需要就外國干預作出定義,否則就「極難區分外交影響和干預行為。」
前加拿大駐海地大使諾曼丁(Henri-Paul Normandin)也稱,區分外交人員的行為是否合法可能很難,其中一個方法是確定外國官員在舉行會議或發表聲明時,是否試圖隱藏其真實意圖。
前樞密院書記官、加拿大駐意大利大使希姆法爾(Alex Himelfarb)認為,這個灰色地帶很難被完整定義,他提醒增加對非國家行為者被利用去散播假消息的關注。希姆法爾指,新冠疫情期間湧現大量有關疫苗的假消息,其中大多數是由外國蓄意發出,該等信息表面上跟選舉或政治無關,但它們跟身份和意識形態問題交織在一起,可被用於政治目的,而有關情況早在選舉之前發生,看似跟競選無關,但卻間接影響選舉結果。
外國干預公開研訊委員會的專員霍格(Marie-Josee Hogue)詢問小組成員,為了打擊假消息,他們是否認為應讓獨立第三方擔任選舉期間某種事實調查員。柏林自由大學(Freie Universitat Berlin)政治學教授伯澤爾(Tanja Borzel)說,歐盟已成立一個事實調查小組,值得加拿大效仿。不過卡薩姆稱,難以說服民眾信任類似小組,特別是那些已不信任政府及其機構的人。
霍格的職責是審查中國、印度與俄羅斯等國的干預行為對最近兩次聯邦大選及本國民主體制的影響。最終報告將於本年底提交,報告將就如何確保選舉公正與加強民主體制提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