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大女嬰心衰竭危殆 求捐心續命 患擴張性心肌病變急惡化 醫局將尋內地協助
【明報專訊】3個月大女嬰祈祈(Whitney)不幸罹患擴張性心肌病變,併發急性心臟衰竭,上月中起留醫香港兒童醫院深切治療部,現依賴人工心肺機支持生命,情G危殆。醫管局昨發出緊急呼籲,心臟移植是祈祈唯一延續生命方法,她現列入同體型病人心臟移植輪候名單首位,局方亦會盡快尋求內地協助。
留醫ICU 依賴心肺機維生
患擴張性心肌病變的祈祈目前體重只有6公斤,上月14日因食慾不振和嘔吐等到博愛醫院急症室求診,轉送屯門醫院後出現心源性休克,再轉送兒童醫院兒童深切治療部。她上月25日接受肺動脈繃紮手術,3日後病情惡化,須施行心肺復蘇並接駁人工心肺機。她正使用呼吸機及強心藥,因急性心臟衰竭情G危殆,急需心臟移植,否則隨時出現心律不正、出血、感染等併發症而有生命危險。
捐贈者體重須6至18公斤
血型首選B+及O+
醫管局呼籲若有死亡病人體重約6至18公斤,血型首選B+及O+(其他血型亦可),冀其家人考慮捐出離世親人心臟。該局稱,由於病情危急,將盡快通過程序向內地尋求協助,當內地覓得願意捐贈器官的病人離世後,而當地沒合適病人接受移植,可協調將器官跨境捐贈到港配對。
醫管局數據顯示,本港2015至2018年每年介乎12至17宗心臟捐贈個案,2019至2023年跌至8至11宗,今年上半年有1宗;截至今年6月有75人等候心臟移植。
捐心者跌 截至6月75人待移植
亞洲移植學會會長馬錦文說,尋求小童器官很困難,父母要捐出離世孩子的器官,加倍難受,游說有一定難度;即使願捐贈,亦須符合特定體型和血型,數量不多。她說近年捐贈數字不理想,疫後不見明顯增長,相信牽涉很多原因,例如家屬不清楚離世親人意願。她稱很多末期器官衰竭病人若無適合器官移植,生命是在倒數,呼籲市民捐出離世家人器官,將愛心延續。
女嬰芷希2022年確診擴張性心肌病變,當時4個月大的她急需心臟移植,其後獲港府向內地求助,促成本港首宗內地器官「過河」移植。港府其後與內地探討跨境器官移植互助機制,至今未落實。
跨境互助機制未落實
醫局:正擬議運作細節
醫管局過去一周為兩名病人緊急呼籲器官捐贈,同時向內地求助。被問跨境器官移植互助機制是否仍有需要,馬錦文說該機制是恆常運作的第二層機制,當內地有器官而在當地無法配對,便會啟動程序在港配對,與現時醫管局須主動求助不同。
醫衛局回覆稱,正持續積極與內地探討恆常化器官移植互助機制,正擬議運作細節,包括確立一致技術層面要求、準則及流程,確保捐贈器官能安全、合法、公平、公正應用於最有需要病人身上,為輪候名冊的病人帶來多一點重生希望。該局稱推動機制恆常化過程,會繼續為有緊急需要的病人尋求內地協助,而處理個案經驗亦會成為制定上述運作安排的藍本,為有關工作提供重要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