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趣中華:不識廬山真面目
【明報文章】「不識廬山真面目」比喻人因為身處於事物環境中只見局部、不知全貌,又或比喻難以知道及了解被刻意遮掩的事物。
以上俗語出自宋代文學家蘇軾〈題西林壁〉的詩句:「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詩詞講述蘇軾因為身處廬山,不論橫看、側看,還是從高至低、由遠至近觀看,所有景色都不一樣,不能看到廬山的真正及全部面貌。
廬山有多大?
位處江西的廬山以「奇、秀、險、雄」聞名,亦有「匡廬奇秀甲天下」的美譽,總面積302平方公里,共90多座山峰,最高峰為漢陽峰,海拔1474米。廬山地形複雜,北部以褶曲山脈為主,南部和西北部則為一系列斷層崖,形成五老峰、秀峰、石門澗等地貌。山中有寬谷和峽谷,外圍則是階地和谷階。山中還有眾多奇特的山峰、怪石、瀑布、岩石等,例如海拔950米、外觀像一艘巨艦的鐵船峰,以及分為三層、落差達155米的三疊泉瀑布。
神仙之廬
廬山又有「神仙之廬」之稱,這與多個前往廬山修道成仙的傳說有關。其中,相傳周朝有一名叫匡俗的人到廬山學道修仙,其間周王多次邀請他出山當官,均被拒絕,當人們上山找到其住處,卻只發現一間茅廬,匡俗從此不知所終。後來,民間流傳匡俗已經羽化成仙,留下茅廬,「廬山」因而得名,又或稱為「匡廬」。另有說法稱周朝有匡氏七兄弟上山結廬為舍,最後同樣修道成仙。
廬山在這裏
位置:江西省九江市南邊
景點:三疊泉、鄱陽湖、五老峰、秀峰、石門澗
備註:1996年列入世界遺產名錄;2004年列入首批世界地質公園;國家5A級旅遊景區
相關詩詞:蘇軾〈題西林壁〉、李白〈望廬山瀑布〉等
■中華文化知多點
廬山有杏林
醫學界雅稱「杏林」,源自廬山傳說中的神醫董奉。晉代《神仙傳》寫道,三國時期有一個醫術不遜於華佗的神醫,名董奉。相傳他曾為「得毒病死」的交州刺史杜變診症,把杜變起死回生。後來,董奉到廬山隱居,並為當地民眾義診,患者康復後只需到其後面山坡栽種杏樹,重症種5株,輕症1株,數年後整個山坡形成一片杏林。董奉的故事流傳後世,「杏林」因而成為醫生、醫學界的代名詞。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中華小學堂 第03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