灣區手記:冇啖好食 /文:尚東美
【明報專訊】前陣子香港落實「走塑」,部分塑膠製即棄餐具停止供應,之後網上看到不少市民訴苦,用紙或木製餐具如何「冇啖好食」,鬧得沸沸揚揚,更諷刺是有環保餐具供應商在一眾媒體面前,親身示範了如何鋸牛扒斷兩支木叉。
當日筆者沒空細看內容,只看標題還以為是該供應商以坊間質量較差的環保餐具去做示範,再說明自己產品較佳,誰知道原來是自打耳光。雖然事後解釋了,但也難免給了大眾環保餐具不實用的口實。
不過從這幾年駐廣州常吃外賣的經驗所得,餐具本身用何種材料似乎關係不太大——廣州沒走塑令,什麼材料的餐具都有,叫一些較出名或價錢較高的餐廳外賣,其餐具多是自家訂製,小店往往用統一包裝設計的外賣餐具,估計就是採購而來。每次見到這款餐具,最多取其木筷而棄膠匙羹於不顧,原因也很簡單,雖說是膠製,用的卻是軟膠,飲湯還好,想i一口飯吃,匙羹都扭曲變形了,一啖飯還是i不上來;反而有時用到一些木製餐具,吃飯穩穩當當。
所以,「冇啖好食」的核心問題不是膠或木或紙,而是餐具的質量,然而質量又與成本掛u,因此兜兜轉轉,最終「冇啖好食」的核心還是經濟問題,零售餐飲業困難,還要花更高成本提供質量好的木餐具或紙餐具,讓人左右為難,既符合新例又能省則省,結果就促成大家齊齊「冇啖好食」的怪現象。
文:尚東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