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級聯繫人旨在「搵生意」 政治非考量
【明報專訊】過去數年社會運動、訂立國安法及《基本法》23條,香港能否繼續維持中國內地與國際市場的「超級聯繫人」角色備受關注。李律仁說,香港作為超級聯繫人,不是做「政壇中介人」(power broker)、政治聯繫人,或外交聯繫人,而是經濟及金融的超級聯繫人,旨在搵生意及「做deal(交易)」,香港於政治的角色非實際考慮的因素(actually not a concern)。
當港人想學阿拉伯語 意味中東資金落地
被問到23條立法後可會削弱超級聯繫人的角色,李律仁說,國際投資者評估的是會否影響資金自由出入、經濟合作是否公平,當確認沒影響後,便會認同23條立法局限於政治範圍。
他續稱,香港現時作為超級聯繫人不止撮合一個國家,作為多邊關係顧問的角色加深,「撇除中國,多年以來我們認為國際關係只局限於用英語溝通,再多則為使用歐語及日語溝通,但國際關係並非這樣。若國際關係只局限英語,則非國際關係、多邊關係,只是雙邊關係。現在做多邊關係,要認識多種語言」。以引入中東資金為例,他認為當香港的大學開始教阿拉伯語,學生又希望學時,便是有望成功的指標;多邊關係下超級聯繫人亦要了解各方需求,顧問角色重一點,亦需新的人際網絡,「非隔夜就能準備,但亦非需等10年」。
(香港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