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題攻略:學生常犯錯誤:論點不清 論據不足
【明報專訊】首屆公民與社會發展科文憑試即將開考。身先士卒的應屆考生為新課程備試時,必略感徬徨。相對舊有的通識科,公民科成績只分「達標」及「不達標」,參考考評局的樣本試題,高階分析題亦相對較通識科少,應試理應比昔日輕鬆不少,但公民科課程涵蓋的內容十分廣泛,核心內容包含三大主題,擁有準確而且具針對性的考試精讀筆記,是「達標」的關鍵。我將與大家一同討論學生常犯的錯誤、常見問題答題框架及得分技巧等,共同備戰文憑試。
文:黃碧鈞老師
圖:資料圖片
■常犯4錯誤
(1)論點欠清晰
有同學答題時,論點寫得模稜兩可,不夠清晰。撰寫論點時,必須簡潔及明確,使讀者能快速理解內容,具邏輯的論點,可確保文章可讀易明。
(2)缺乏論據
部分同學沒有摘錄資料作為論據支持論點,回答問題時缺乏證據支持,論點變得欠說服力。
(3)論點、論據及推論不一致
有同學即使能撰寫清晰的論點,惟論據跟論點不一致,使讀者感到混淆及困惑,更容易導致推論偏離主題。
(4)運用帶有感情色彩的字詞
部分帶有感情色彩的詞語不宜用作答卷,如「深愛」、「討厭」、「痛苦」等。答題講求客觀,這些具情緒的詞語使答案變得偏頗及不中立,或令論點變得過分主觀。
■模擬試題
「法治精神是保障香港維持繁榮穩定不可或缺的要素。」所提供的資料如何支持這個看法?解釋你的答案。(4分)
資料A:律政司長出席2013年檢控周開幕儀式致辭
法治是我們社會最重要的核心價值之一,也是我們這個安全、公平、公正的社會賴以成功的基石。我們每個人均應時刻竭盡所能,堅定不移地維護法治精神。不尊重法律,就是不尊重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的生活方式、我們的社會,而最重要的,是不尊重他人。
資料來源:律政司網頁
資料B:2021年9月香港律師會會刊《香港律師》
香港在過去12年中有7年名列全球首次公開招股(IPO)集資額的榜首,2019年在香港的新股集資額為3142億元,2020年上升至3975億元。香港交易所集團行政總裁歐冠昇*
指出,截至2021年5月底,新股集資額約為1840億元,與2020年同期的255億元相比增加了621%。在證券市場方面,2021年首六個月的平均每日成交金額為1882億元,較2020年同期的1175億元上升60%。香港一直穩佔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有賴於獨立的司法機構所支持的成熟穩健法律制度和法律基建。
資料來源:香港律師會會刊《香港律師》
*現任香港交易所集團行政總裁為陳翊庭
■示例分析
讓我們一同閱讀同學的示例,判斷答題中犯了哪些錯誤,並一同思考可如何修改。
(圖c)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智學公民 第08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