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宮頸癌新症趨升篩查率跌 衛署籲定期檢查 研推自我採樣
【明報專訊】本月是世界子宮頸癌關注月,衛生署稱本港子宮頸癌新症個案在過去10年呈上升趨勢,但適齡婦女曾接受子宮頸篩查的覆蓋率卻呈下跌趨勢。對於個案上升,衛生防護中心非傳染病處首席醫生蘇佩嫦稱,適齡女性未有定期接受篩查是重要原因,且不少新症確診時已屬晚期,呼籲適齡婦女定期接受子宮頸篩查。衛生署正研究在轄下母嬰健康院推行陰道HPV自我採樣的篩查方法,稍後公布詳情。
感染HPV無症狀
衛生防護中心非傳染病處高級醫生林聞宇說,子宮頸癌的成因多為持續感染致癌的人類乳頭瘤病毒(HPV),而HPV感染大多沒有症狀,強調25至64歲曾有性經驗的女性應定期接受子宮頸篩查。不過,衛生署2020/22年度人口健康調查顯示,25至64歲婦女曾接受子宮頸癌篩查的比例由2014/15年度的60.5%跌至52.1%。
蘇佩嫦說,坊間關於子宮頸篩查存在許多謬誤,例如不少人以工作忙、無時間預約為由不做篩查,亦有人認為篩查方式尷尬。她強調子宮頸篩查已獲證實為十分有效預防子宮頸癌的篩查,且方便快捷,提及可透過電話預約母嬰健康院篩查服務,合資格婦女每次收費100元。
篩查發現確診者 八成第一期
衛生署高級醫生李縈稱,經篩查發現的子宮頸癌確診個案中,約八成為第一期,而非透過篩查確診的子宮頸癌患者中,僅兩成是第一期。她指子宮頸癌第一期的5年相對存活率超過90%,第四期則約16%。資料顯示,2021年香港癌症資料統計中心錄得596宗子宮頸癌新症,當中逾四成已屬晚期。
衛生署亦表示,陰道HPV自我採樣與醫護採樣準確性相若,澳洲、荷蘭等國家已將有關方法納入國家篩查計劃,該署正研究在轄下部分母嬰健康院試行此篩查方法的可行性。
蘇佩嫦說將適時公布安排,期望能給因各種原因不願由醫護採樣的婦女多一個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