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聖誕 生活必需品也買不起 不少人只求獲贈食物日用品
紐芬蘭鄰里互助小組籲捐款助掙扎着生活的人
【明報專訊】紐芬蘭一名母親為讓自己的3個孩子吃飽﹐只能自己餓肚子,她們申領的政府補貼在疫情前可養活一家五口,但現在卻難以為繼。
桑德斯(Tara Saunders)住在紐芬蘭省康森普灣,其丈夫因健康問題不得不離開工作崗位,她和丈夫唯有靠政府的收入補貼來維持生活。
她表示,以前這筆錢足夠購買生活必需品,還可給家人治病。但生活成本持續上升﹐導致同樣的補貼無法支撐生活。
桑德斯說:「疫情前,我經常去Wal-Mart購買學校的零食,雜貨費用亦只是現在的一小部分。但今年聖誕節前我們什麼都沒買,我和丈夫有時候不買東西,把省下來的東西優先給孩子。」
紐芬蘭居民巴伯(Cortney Barber)於2020年在Facebook創立了「鄰里互助」(Neighbours in Need)小組,當時紐芬蘭遭遇嚴重暴風雪,人們互相幫助。該組織現有3萬名成員,每天都有人發帖請求提供多餘的食物和衣服。
巴伯說:「我們發現人們需要基本的生活必需品,如雜貨、洗髮水、護髮素、洗潔精、洗衣皂、衛生紙,有的人需要這些東西過聖誕節,因為他們再也買不起了。」
聖誕假期前﹐他們發起了一個項目,旨在為有需要的人捐贈禮物或「祝福」,「聖誕需求」是其中之一,大約有1,000人報名參加。
巴伯表示,很多人沒有索求休閒物品或新玩具,相反他們要的是最基本的東西:洗潔精、垃圾袋和食物。巴伯說:「一位老先生75歲了,他的鄰居給了他一條烤好的麵包。這是他整整一周唯一的食物。我問他聖誕節想要什麼禮物,他說想要一隻火雞或火腿。」
巴伯指出,這些只是主動聯繫的人,或有家人代表他們發信息,她認為有更多的人在沉默中受苦。
巴伯說:「如他們不使用互聯網,就無法獲得這些信息。我們很多老年人就是這樣,他們不知道這些信息。我們收到了一些來自溫哥華的人的信息,他們的父母獨自在紐芬蘭生活。」
巴伯表示,捐款是維持慈善組織運轉的唯一來源。巴伯說:「我們需要回到社區,這樣才能了解那些掙扎着生活的人。」
Aaron Zhang,Local Journalism Initiative Repor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