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聽之娛:《旺卡》:有如彩虹朱古力般甜美,是暖心還是過膩?
【明報專訊】聖誕將至,假日許願,你希望親友送贈什麼禮物?考試臨近,壓力飈升,也許不少同學只想生活中多一點甜,成年人多一點體諒。苦中帶甜的朱古力,大抵是最能反映心境,又能慰藉心靈的禮品佳選。最近上映的《旺卡》(Wonka)講朱古力的故事,應該是今年年終最暖心的觀影選擇。
「朱古力獎門人」3次改篇
電影改編自英國著名兒童文學家羅爾德達爾(Roald Dahl)1964年推出的小說《巧克力冒險工廠》(Charlie and the Chocolate Factory),是今年內第二部英美大導演製作的羅爾德達爾主題影視作品,足見其非凡影響力。故事主角朱古力師旺卡(Willy Wonka),其甜點創作雜陳百味人人愛戴,然而頭頂高帽身穿紫禮服的他為人神秘,脾性古怪。早在50年前,小說已被改編拍成電影《兒童樂園》(Willy Wonka & the Chocolate Factory,1971),真懷德(Gene Wilder)演繹的旺卡深入民心,至今仍是網絡迷因(meme)和cosplay活動常見的致敬或戲謔對象。導演添布頓(Tim Burton)的「怪雞」版本《朱古力獎門人》(Charlie and the Chocolate Factory,2005)則由其愛將尊尼狄普(Johnny Depp)飾演旺卡,香港公映時還生鬼地將人名譯為「王卡衛」(諧音導演王家衛)。
前述兩個改編皆是原著的正傳,內容大同小異,講述旺卡的朱古力風靡全球,廠房卻詭秘莫測;有日他忽然在產品中夾附5張黃金邀請卡,得卡者可參觀廠房兼有機會畢生免費吃朱古力。騷動過後有5名孩童獲邀,並各自帶同一名親友前往廠房,其中包括出身貧窮但心地善良的查理(Charlie)。進入朱古力工廠,大家發現一切有如奇幻國度,所有設施都超現實——廠房由千百名隆巴小矮人(Oompa-Loompas)操作,食譜材料更包括衫履等物,取其名字語帶雙關的趣味。廠房「陷阱」處處,如有小孩因嘴饞而說謊、驕縱而違令,被「人間蒸發」,最後只剩善良的查理成功過關。旺卡最後揭露退休計劃,希望由善人繼承廠房,選中的就是查理。
羅爾德達爾的創作既富天真童幻,又有暗黑惡趣,朱古力世界帶着死亡氣息,小孩不一定可愛,更多是吵鬧煩人;同時也諷刺父母教養不法,科技蒙蔽人心。20年後,由導演是保羅京(Paul King)再次改編旺卡的故事,與他輕快暖心的《柏靈頓》(Paddington)電影系列相同,《旺卡》是基於原著的全新創作,不滲着舊版隱隱然的厭世氣氛,故事寫得歡樂繽紛。編導想像旺卡少年時代的模樣,可以說是「前傳」,身無分文的旺卡尚未建設朱古力工廠,前往美食勝地尋夢卻遭詐騙淪為奴僕,要日夜工作還債;但機智的他旋即聯合其他受騙的僕役,設法出售精心炮製的奇妙朱古力,同時合力對抗邪惡糖果商。《旺卡》故事忠奸黑白分明,沒有聖誕拆禮物的緊張感,卻充滿嬉戲玩鬧的節日氣氛。
「前傳」故事 更歡樂繽紛
這次由秀美男星「甜茶」添麥菲查洛美(Timothée Chalamet)飾演旺卡,載歌載舞,意想不到地可觀,其俊俏外貌也為本來怪誕傲慢的旺卡帶來溫柔的親和力。有趣的是,《旺卡》中的隆巴小矮人由1990年代俊朗影星曉格蘭特(Hugh Grant)飾演,趣怪人設來自《兒童樂園》——原著有關小矮人的描述,曾被批評是影射黑人侏儒奴隸,有種族歧視和忽略殖民歷史之嫌,需要改寫;《旺卡》中的旺卡淪為白人奸商的僕役,而他在「牢獄」(旅館洗衣房)中認識的知心好友是個黑人少女,飾演者卡拉蓮恩(Calah Lane)年僅14歲,能歌能舞,真的後生可畏。從角色重心的轉變,我們也可見到時代觀念的變化。《旺卡》的宣傳主題句是「世間美好事,源自於夢想」,對世上許多受歧視者來說,夢想未必是學業或事業有成,而是得到公平正面的對待。
《旺卡》故事直接、簡單,兩小時有如輕舟快渡,畫面和歌曲甜美得有如彩虹朱古力蛋糕,會否太膩,見仁見智。《兒童樂園》和《朱古力獎門人》諷刺新一代只愛看電視,不假思索地接收其中意識,人如縮小了,腦如枯萎了,重甜輕苦的《旺卡》對現實自然沒有這般直接的批評。那一幕如果來個現世改編,隆巴小矮人只怕要拍某抖動影音、某油管短片才對應現實吧?
■作者簡介
陳廣隆
(中文教師,影評人,「香港粵語片研究會」及「香港電影評論學會」成員。著有《誰是金庸小說武功第一人?》。)
文:陳廣隆
圖:華納兄弟影片提供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語文同樂 第68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