廿年居閩GDP第一
承阿拉伯拼搏重商 塑本地發達民營經濟
泉州既非福建省會,也不像廈門作為經濟特區享有各種經濟優惠,但多元文化帶來的重商、拼搏和血性,造就泉州發達的民營經濟。本地企業家獲資源和政策扶持雖有限,也能「靠自己的骨頭長肉」。安踏、361度、鴻星爾克……多個內地知名服飾品牌誕生於此,全市當地生產總值(GDP)連續20多年居全省首位,2020年更突破萬億元人民幣。
誕安踏等全國知名品牌 GDP破萬億
小吳稱「阿拉伯人經商帶來的商業基因,令泉州的民營經濟全國最發達,服裝鞋帽生意很早就搶佔先機」。
晉江陳埭的丁氏回族有「陳埭萬人丁」之稱,他們是南宋到此經商的阿拉伯人後裔。晉江丁氏回族歷代名人輩出,又開枝散葉到港澳台和東南亞。過去數十年,丁氏家族接連創造一系列知名商業品牌,安踏董事長丁世忠、特步董事長丁水波、361度創始人丁建通等等,均來自晉江丁氏。泉州市區東郊的靈山伊斯蘭教聖墓,仍存有明代的陳埭丁姓祖墓。聖墓工作人員笑說,當地的穆斯林早已漢化,每逢清明重陽,祭祖方式也與佛教習俗融合,「大桌子、貢品一件一件上,燒香、燒金紙」。
林華東形容泉州人的重商,「我們有句俗語,叫『殺頭的生意都敢去做』。」自中原漢人入閩,本地山多林密,可耕地極少,「為求生存,產生一種拼搏精神。加上阿拉伯人來到,也是充滿拼搏精神的種族,文化交融中,使我們的拼搏精神更突出,更血性,更豪爽」。
「一帶一路」戰略實施以來,外貿經濟在泉州持續增長,2022年該市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出口額1487.8億元(按年增14.2%),佔全市進出口總額的54.9%。當地期待與「一帶一路」相關的文旅產業,成為下個經濟增長極。
申遺後文旅火熱 學者冀文化經濟並駕
泉州歷經20年的申遺路劃上句號,也是這座城市成為「網紅」的開始。酒店滿房、食肆滿座,疫情剛解封,當地旅業很快恢復活力。時逢暑假更是火爆,不少香港遊客前來了解絲路歷史。「雖然申遺成功,泉州的文旅到目前為止只是火熱,是破土而出的春筍,不是竹林,不是台灣、威尼斯和羅馬。」林華東將目光轉向「後申遺時代」,他透露自己正組織相關研討活動,「讓文化跟經濟能並駕齊驅。泉州(GDP)就不是一萬億的問題,可能達到兩萬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