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的故事:如何開始一項 科學研究
【明報專訊】平時我們較少涉獵的科學研究是怎樣開展的呢?香港青年科學院院長、香港大學工程學院機械工程系教授岑浩璋(圓圖)在「研知有你」工作坊科學家分享會與同學講解科研是怎樣從基本做起。
What? Why? How?
每一個科研項目背後都有它的意義和目的,因此,在開展一項新的科研前,我們首先要想清楚「要做什麼科研項目?」、「到底是選擇一個迎合新時代發展需要的研究領域,還是解決一個恆久的科學難題?」,而「為什麼要做這個項目呢?」也很重要,了解自己的需要才能準確地進行資料搜集和規劃研究。再者,我們還要想想「使用什麼工具?」、「此工具將會如何幫助你進行科研?」因為科學問題和研究工具是相輔相成,良好的工具可使科研工作事半功倍。
科學從來沒有標準答案
當決定了一個研究項目時,我們首先要大膽假設,然後小心求證,選擇適合的科研工具後,再持續進行對照實驗,分析數據及結果,最後作結論。科學研究從來都沒有「標準答案」,所以才需要在未知的領域不斷試驗,探索箇中奧秘。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開展一個科研項目很具挑戰性,有很多繁複的步驟,難以單靠一人成事,需要團隊互相協作。要帶領一隊成功的科研團隊就如「蒙眼引導坐輪椅的人」。岑教授深信,「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專長,通過團隊合作能夠讓科研工作事半功倍。
岑浩璋教授的科研小貼士:批評使人進步
科研路上不會一帆風順,我們要學會接受批評和他人的意見,通過他人可以得知自己的不足,從而針對並改善,提高科研項目的嚴謹度,令科研成果變得更好。岑教授也曾經在實驗室內埋頭苦幹數月,研究仍舊毫無進展,但他相信唯有鍥而不捨地嘗試,不斷地做實驗,才能與「答案」走得愈來愈接近。
杜同學的反思
「岑浩璋教授的分享讓我明白,即使是科學家,在科研路上都會遇到很多因難和挫折,但並不表示他們失敗,反而應該視失敗為機會,再接再厲。教授的分享提醒了我要多留意未來的新科技,有助我訂立未來的科研目標。」
文、圖:香港青年科學院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常識學堂 第27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