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市迄今25人車禍亡較去年減
「零願景」未竟全功 望鄒至蕙帶來轉變

[2023.08.10] 發表
「零願景計劃」需要改變。多倫多市中心繁忙路口一景。(明報圖片)

【明報專訊】倡導者和專家表示,多倫多的「零願景計劃」( Vision Zero strategy)正在朝正確的方向前進,但尚未實現消除城市道路交通死亡和嚴重傷害的目標,現則冀望踏單車的市長鄒至蕙帶來轉變。

多倫多的最新數據顯示,今年迄今為止,已有25人死於道路上。這一數字包括15名行人、6名司機、3名電單車鐵騎士和一名騎單車者。

2022年全年合共有50人死於道路交通事故,而在年中約有30死亡。

多倫多大學基礎設施研究所所長西米亞蒂基 (Matti Siemiatycki) 表示:「該項目的術語是『零願景』。實際上,目標是實現零死亡和更低的嚴重傷害。我們還沒到那兒(達成目標)。」多倫多於2016年推出「零願景計劃」,目標是在之前一年有78人死於交通事故後,將與交通相關的死亡和重傷降至零。

這是世界各地多個城市(包括美國和歐洲)都採用的策略。在多倫多,它促進了十字路口的重新設計和重建,安裝了紅燈攝錄機以捕捉超速司機,包括為行人提供預先信號並改善單車道。

市府零願景署理經理馬布比(Mateen Mahboubi)表示,執行交通法規和教育道路使用者也發揮重要作用。但他說,無論多麼困難,改變道路都是將產生最大影響的一塊拼圖。他說:「最終,道路設計將自動執行所需的速度限制。」

馬布比表示,工作人員一直在利用現有的維修工作來增加更多的安全功能,以加快「零願景」項目的步伐。但一些倡導者表示,市府需要更快地做出改變。

道路安全倡議者斯皮克(Jess Spieker)說,要去直接了解不安全道路的成本。8年過去了,她說她還沒有從2015年在巴特士街騎單車時發生的碰撞中完全恢復過來。

斯皮克說,她仍然患有慢性疼痛和車禍造成的腦損傷。她表示,不能依賴司機做正確的事情,並表示道路基礎設施的改變已被證明是最有效的。今年截至7月30日,多倫多警方已在全市開出45,053張超速罰單、33,555張敵意駕駛罰單和6,681張分心駕駛罰單。

她說:「有許多『零願景』預措施可以阻止我瀕臨死亡的經歷,以及我的生活被毀掉的方式。這些高速、筆直、寬闊的道路是造成絕大多數行人死亡的地方。這些人迫切要求改變設計,但他們從未得到口應。」

斯皮克認為,自從「零願景」實施以來,死亡人數沒有大幅下降,原因就是缺乏變化。

她認為現在缺少的是投資和政治意願。

西米亞蒂基表示,圍繞汽車而建的內城區,如怡陶碧谷、士嘉堡和北約克的大部分地區,許多人依賴汽車,但仍然構成了政治挑戰。

他說,成功的「零願景」舉措可能意味增加單車道或更寬的人行道、縮小交通車道以降低車速或增加人行橫道或紅綠燈。

馬布比表示,人們對單車道的需求正在向積極的方向轉變。 但目前在主幹道上設置車道以減緩交通速度的做法還不太被接受,儘管工作人員知道這可以使一些道路更安全。

他說:「要獲得做出重大改變的政治意願,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倡導者稱,今年至少有58人死於多倫多街頭,反映「零願景」的「失敗」。

道路倡導和研究組織「良好道路」(Good Roads) 的行政主任巴特勒(Scott Butler) 表示,即使是像荷蘭這樣實施有效「零願景」項目的國家,也並不總能得到公眾的支持來優先考慮弱勢道路使用者。他說:「不久前這些地方的處境與多倫多非常相似,這不是一個容易的過程。儘管這可能會讓倡導者感到沮喪,但它確實需要一點耐心。」

但在當選新市長後,一些人表示,改變可能會來得更快。這位市長本身就是一名單車手,並致力於改善多倫多的道路。

西米亞蒂茨基說:「我認為我們現在可以雄心勃勃,我們可以真正嘗試邁出下一步,實現零。斯皮克對此表示同意,因為這座城市擁有資源。希望現在市民有政治意願。

更多要聞一
歹徒冒警致電騙取市民身分資料
【明報專訊】多倫多警隊呼籲市民關注有歹徒假冒警察騙財。 警方昨(9日)表示,冒充多市警員的電話詐騙案,原先主要在阿省和沙省。 多... 詳情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23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Toronto Chinese Newspaper

Chief Executive Officer: Ka Ming Lui | Executive Chief Editor: Richard Kwok Kai Ng
1355 Huntingwood Drive, Scarborough, Ontario, Canada M1S 3J1 | Tel.: (416) 321-0088 | Fax: (416) 321-5377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416) 673-8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