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金數字的問題

[2023.05.29] 發表

加拿大皇家銀行分析師Avery Shenfeld認為不能將通脹歸咎於工人,統計證據顯示價格通脹領先通脹(圖一),而不是反轉過來;不過薪金上升仍然是持續通脹的必須條件,原因是薪金通脹影響了商業價格,特別是服務業,和支持消費者的購買力。這正是為什麼中央銀行及投資者密切留意薪金數字。但是必須要弄清楚的是很多薪金統計數字都有問題。在美國,近月時薪下降,但這是因為工種組合的改變,由工資較高的行業轉向工資較低的行業;亞特蘭大聯儲局的一個固定權重指標所跟蹤的個體工人收入仍然顯示6.5%的中位數增長。加權和未加權的工資都值得留意,僱主為固定類型工作支付的費用會影響企業成本,這是經濟學家稱之為成本推動型通貨膨脹。但如果低工資行業例如酒店業的招聘員工增加,但高薪工業例如科技業失去工作,只會減慢薪金收入的增長,冷卻經濟學家所說的需求推動通貨膨脹──快餐工人無法將牛扒價格推高至高薪軟件工程師的程度。

在加拿大,情況也一樣。薪金數字統計都不是很好。月計勞動力調查的就業數據是最及時的來源(圖二),但市場過度關注這個數據,因為沒有理由相信它特別準確──家庭樣本每個月都在變化,而且樣本並不那麼大,受訪者在電話中被要求提供有關每個家庭成員在最近一次出糧時候工作了多少小時的訊息以及他們的收入,以及每個答案中的噪音都會在計算時薪時候產生噪音。基於這個原因,加拿大央行對於LFS工資數據的重視程度便很少。至於工資單(SEPH)工資數據通常被認為更準確,而且它們包括一個固定的權重指標。但是這個數據落後了數個月,而且似乎仍然受到令人難以置信的波動影響;一月份數據顯示,即使固定加權的平均工資同樣比較大幅下降,從12月份的4.1%下降至2.5%。來自國民帳和生產率同比報告的其他指標可能會不錯,但只是每季發布一次,因此會造成很多時間錯。

所以現在的情況可能是工資仍然太高,不符合加拿大中央銀行的希望。一些商業調查顯示僱主認為未來工資會有所放緩,但仍然未能給中央銀行帶來太大的安慰,因為這裏有個循環論證──僱主希望中央銀行採取措施來冷卻通脹,因此預計工作壓力會有所緩解,但中央銀行想知道利率是否足夠以實現這點。鑑於加拿工資指標的噪音和滯後,央行不得不更多倚賴就業和國內生產總值數據來回答這個問題。

更多經濟要聞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23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Toronto Chinese Newspaper

Chief Executive Officer: Ka Ming Lui | Executive Chief Editor: Richard Kwok Kai Ng
1355 Huntingwood Drive, Scarborough, Ontario, Canada M1S 3J1 | Tel.: (416) 321-0088 | Fax: (416) 321-5377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416) 673-8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