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大獨角獸創自動凍胚代人手 成功率近百分百 減婦女痛苦

[2023.05.23] 發表
輔助生殖醫療器械獨角獸企業Biorocks聯合創始人陳昊楠(左)和舒怡瑋(右)的團隊研發以微流控技術,毋須人手操作將胚胎外水分自動置換成冷凍保護劑,成功率達99.5%,傳統人手操作成功率僅約80%至90%。(受訪者提供)

【明報專訊】人工受孕(IVF)協助不少人解決生育問題,現時冷凍胚胎過程由人手在顯微鏡下逐一處理,冷凍胚胎成功率易受技術人員狀態影響。輔助生殖醫療器械獨角獸企業Biorocks聯合創始人陳昊楠的團隊研發新方法,運用微流控技術將胚胎外的水分自動換成冷凍保護劑,免卻人手操作,將成功率提升至99.5%,傳統成功率僅約80%至90%;同時新技術可每20分鐘處理20個胚胎,較傳統約每15分鐘僅處理一個胚胎,效率大增。

Biorocks自2019年由多名科大學者成立,是輔助生殖醫療器械的上游設備及耗材供應商,科大分析化學博士陳昊楠是該公司的技術總監(CTO)。陳指出,人工受孕涉多個步驟,包括從病人體內取卵、洗卵、體外受精、胚胎培養及冷凍等;其中在冷凍前,實驗室人員須將胚胎外水分換成冷凍保護劑,否則胚胎會結冰死亡。

胚胎脆弱易受損死亡

人手顯微鏡下處理壓力大

陳昊楠解釋,傳統技術下,實驗室人員須以人手在顯微鏡下用吸管吸起胚胎,以8個步驟逐步將胚胎外的水分換走,整個過程限時約15至20分鐘完成。

陳昊楠形容技術人員期間要承受巨大精神壓力,脫水太快胚胎未必可承受,而冷凍保護劑有一定毒性,不可浸泡太久,同時每個患者有多個胚胎、每日有很多患者,技術人員容易疲勞,過程成功率約80%至90%。陳提到,胚胎中心要培訓新人進行冷凍解凍程序,一般需時兩三年訓練。

陳昊楠團隊研發的技術運用由塑料製造的微流控芯片,尺寸與5元硬幣相若,每塊芯片可容納3個胚胎,日後技術人員只需將胚胎放在芯片上,再放入自動玻璃化冷凍儀,就可自動完成液體置換步驟,每20分鐘可處理20個胚胎。陳昊楠還介紹,胚胎尺寸約100至200微米,「微流控」技術可控制流體在微細環境下流動,當液體流經特別設計的微米級管道,胚胎外的水分可逐步換成冷凍保護劑。

冀2025完成內地歐盟臨牀測試

團隊已在小鼠胚胎完成2000例測試,成功率99.5%。陳昊楠稱,提升胚胎保存率,可減低從婦女身上重複抽卵的痛苦,該技術亦有望為實驗室節省培訓人才成本,目標2025年完成在內地及歐盟的臨牀測試並取得醫療器械註冊證,將技術推出市面。

明報記者 鄭律銘

更多港聞
【明報專訊】尖沙嘴一間樓上酒吧涉於2020年4月「禁酒令」生效期間繼續營業,兩名負責人各被控一項「餐飲業務負責人沒有遵從食衛局長根據法例第5... 詳情
【明報專訊】去年6月13日西半山聯邦花園發生致命工業意外,兩工人從吊船墮地,傷重不治。涉事兩間公司及董事被票控共15罪,案件昨在東區裁判法院... 詳情
中大口服藥助紓長新冠 屬保健品毋須醫生處方 冀公營醫療亦應用
【明報專訊】中文大學醫學院獲政府批出逾4500萬元資助,進行與新冠病毒有關的長期病患研究,於早前研發出一種口服微膠囊活菌配方,用作改善長新冠... 詳情
【明報專訊】本港走出新冠疫情全面復常,惟感染人數偶有波幅,其中醫衛局長盧寵茂日前表示,本港正面臨「一小波高峰」,估計每日有約1萬人感染新冠。... 詳情
理大中大新藥 可治多種肥胖病
【明報專訊】本港約每兩名成年人便有一人的體重指標為超重或肥胖,肥胖亦會引致糖尿病或脂肪肝等問題。理大及中大合作研發「ABarginase」,... 詳情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23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Toronto Chinese Newspaper

Chief Executive Officer: Ka Ming Lui | Executive Chief Editor: Richard Kwok Kai Ng
1355 Huntingwood Drive, Scarborough, Ontario, Canada M1S 3J1 | Tel.: (416) 321-0088 | Fax: (416) 321-5377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416) 673-8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