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方代賠日治勞役者 民間斥屈辱
外長稱解紛「最後機會」 日美:有利3國合作

[2023.03.07] 發表
韓國首爾的外交部大樓外周一有民眾示威,抗議政府公布的日本強徵勞工賠償方案。(法新社)

韓國外交部長朴振周一(6日)宣布,申訴在日治年代被日企徵用勞役的韓國人,將獲韓國的基金會代替涉事日企發放賠償。他稱此為化解韓日糾紛的「最後機會」,可避免兩國關係「惡性循環」。日本和美國對此解決辦法均表歡迎,相信有利改善日韓關係,促進美日韓3國合作抗禦中國、朝鮮的威脅。惟韓國國內指摘聲起,反對「日本戰犯企業」分文不付,斥為政府過分讓步的「屈辱外交」。

韓國政府宣布,2018年韓國法院判決可獲賠償的日本強徵勞動韓國受害者,以及其他同類訴訟的原告人,將由韓國政府行政安全部轄下「日治時代強制動員受害者資援財團」發放賠償。至於資金由民間自發捐獻及韓企提供。

韓國大法院(最高法院)2018年作出3宗裁決,宣判新日鐵住金(原新日本製鐵)、三菱重工等日治年代徵用韓國工人的企業,總共賠償40億韓圜予15名原告人。另有9宗同類案件等待終審判決,及多宗已審但未判的索賠訴訟。

擬由16韓企「自發」撥款基金會

2018年獲勝訴的15名原告,目前得3人尚在。韓國傳媒估計,目前在生而在韓國生活的日治強徵勞工受害者不足1300人。支援受害者的團體於今年1月31日在首爾集會,譴責政府做法。示威者包括現年93歲的原告人梁金德(音譯)。她1944年13歲時被徵用到日本三菱重工的飛機廠工作,她在集會上要求日本企業賠償:「我是在日本受苦的,理所當然由日本賠。」

韓聯社等傳媒報道,政府擬要昔日受惠於《日韓請求權協定》日本資金的浦項製鐵、韓國電力、韓菸人參、韓國鐵道公社、外匯銀行等大概16家韓企「自發」向上述基金會撥款。

強徵勞工原訟人及其家屬、部分民間團體、在野政黨則強烈反對政府方案,堅持訴訟賠償應由日本支付而非韓國的基金會,指摘政府對日本過分讓步。在野黨反對方案 民間堅持日本支付

當被記者質疑此舉沒有被告的日資企業參與,問題只解決了「一半」,外長朴振答說:「我不同意。以杯水為喻,我的看法是杯子有大半杯水。日後隨着日本的誠意回應,期待那杯子可以盛滿。」

他表示當前半島以至國際局勢嚴峻,有必要與自由民主主義、市場經濟、法治、人權等普世價值觀相近的鄰國日本,攜手為共同利益、和平繁榮合作,「必須在國家利益層面,為了國民打破惡性循環」。他希望通過今趟解決措施,讓韓日兩國跨過矛盾開拓新歷史,並強調說:「我認為這是最後機會。」

韓國政府公布後,日本首相岸田文雄稱韓國是應對國際社會各種問題的「重要合作鄰國」,日美韓需加強戰略合作。美國總統拜登也給予肯定,發聲明說:「這將成為美國最緊密盟友相互合作的劃時代新章。」美國一直希望組構更緊密日韓陣線,抗衡中國、朝鮮,惟兩盟友常受歷史問題羈絆。

同日,韓日分別表示在就日本解除限制半導體原材料等出口「緊密磋商」,以終止相關的世貿訴訟。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部長李昌洋表示,倘解決了外交糾紛,韓日也將邁向產業合作。日本官方消息人士告訴路透社,日韓籌備韓國總統尹錫悅於3月底前訪問東京。共同社說考慮在3月16日和17日。

1910年至1945年朝鮮半島受日本殖民統治時代遺下的歷史問題,包括強徵勞動、「慰安婦」,都是窒礙韓日關係發展的癥結。當年受害的韓國人一直追討日方的道歉和賠償。日本依據1965年《日韓請求權協定》,堅持「已解決」一切歷史索償問題。

(綜合報道)

更多國際要聞
美憂港口吊機蒐情報 華:被害妄想
美國《華爾街日報》(WSJ)報道,美國部分國家安全部門和國防部官員正日益懷疑,豎立在美國多個港口(包括幾個軍用港在內)、由中國製造的貨櫃起重... 詳情
《紐約時報》周日(5日)報道,美國海軍陸戰隊去年改組成立的第3海軍陸戰隊濱海團,最近在南加州舉行為期10天的模擬島鏈作戰演習,測試國防部為有... 詳情
德總理被指暗示華保證不向俄供武 惹揣測
在美國帶頭質疑下,西方各國現正關注中國會否向侵烏俄軍提供武器。德國總理朔爾茨周日(5日)與來訪的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會面後表示,中國已宣布... 詳情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23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Toronto Chinese Newspaper

Chief Executive Officer: Ka Ming Lui | Executive Chief Editor: Richard Kwok Kai Ng
1355 Huntingwood Drive, Scarborough, Ontario, Canada M1S 3J1 | Tel.: (416) 321-0088 | Fax: (416) 321-5377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416) 673-8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