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標逾百項 設「特首表揚榜」 李家超:KPI「對事難對人」 梁籌庭:措施「憂多於喜」
【明報專訊】特首李家超在首份《施政報告》制訂110項包括關鍵績效指標(KPI)在內的指標,計及各分項指標多達223個,當中並沒直接針對問責官員的KPI。李昨日表示,倘政府表現欠佳,他作為特首肯定要負責,「我自己都會內疚」。港大社會科學院前院長卜約翰(John Burns)質疑,大部分指標未列明不達標的後果,亦批評部分指標附帶前設,如公屋輪候時間縮短至4.5年要假設新申請者及回收單位數目水平不變,憂慮政府有藉口「走數」。
政府消息人士稱,各指標由相關局長、公務員等共同商議制訂,內部有共識和信心能達成,至於做不到要否問責,消息人士強調需視乎實際原因,可能涉及人為或制度流程,不一定「人頭落地」。李家超昨在記者會表示,KPI不是懲罰機制,目的是監察施政過程找出問題並修正,改變管治文化,他晚上出席電視論壇時表示,倘有官員失職當然要問責,社會亦可評價其工作表現。被問及會否為自己設立KPI,他重申KPI主要針對事件,很難針對人。
學者質疑指標量多效微
卜約翰建議,政府既然強調公務員賞罰制度,可將指標的責任與公務員升遷及賞罰掛u。綜觀逾200項指標,包括各海外經貿辦活動和文藝活動數目等,卜約翰批評這類指標未能評估成效,作用很弱,又指數目太多,質疑政府認為指標愈多愈好,惟實際上無人能一直跟進如此多的指標。
本報早前分析網上輿情有關《施政報告》的大數據,發現市民最關注人才問題和通關。曾檢視有關研究數據的溝通培訓顧問黃潔慧認為,《報告》未能完全聚焦市民關注,既未提及通關進展,人才政策亦較空泛。她認為李家超銳意回應其上任初期外界指他「口號式」的批評,因而提出大量政策和指標。時事評論員袁彌昌則認為,《報告》反映「武官治港」問題,隻字未提本港需挽救國際金融中心、航空樞紐中心地位的迫切問題,質疑已超出現屆政府能力範圍,結果以大量KPI、設立小組「左拼右貼」,變成「大雜燴」,又未敢觸碰通關等敏感問題,形容「大的(措施)走樣,小的不實際」。
《施政報告》亦交代提升政府管治效能的措施,包括今年內成立「特首政策組」。就公務員表現,政府將設立「行政長官表揚榜」,定期表揚優秀團隊或人員,以及強化賞罰制度。消息人士表示,表揚榜每隔3至6個月會公開表揚優秀公務員,不涉金錢獎勵,賞罰制度則旨在鼓勵部門具加強意識留意員工表現,並非為公務員設個人KPI。公務員工會聯合會總幹事梁籌庭指新措施對公務員是「擔心多過開心」,因沒有實際獎賞,惟出錯或需面對更大懲罰,提振士氣作用有限,期望當局列明表現優劣的準則。
消息:表揚不涉獎金
《報告》另提到《公務員守則》將更新,消息人士稱修改時將考慮公務員需有維護憲制秩序及國家安全的責任。公務員總工會主席馮傳宗認為,若《守則》修改後能更具體列出要求,反而有利外界評價公務員是否忠誠。
(2022年施政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