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關鍵詞:一地兩檢(co-location arrangement)
【明報專訊】■意思
一地兩檢又稱「並置邊境管制」,即抵達地和出發地的邊境管制人員在同一地點或同一運載工具,分別辦理跨境旅客的出入境和檢疫等手續
■高院裁一地兩檢合憲
《廣深港高鐵(一地兩檢)條例》刊憲後,多名巿民提出司法覆核,認為違反《基本法》。高等法院2018年裁定條例合憲,其中4名申請人上訴。上訴庭2021年6月頒下判辭,表示一地兩檢沒削弱「一國兩制」原則,人大決定對香港法庭有高度說服力,駁回上訴。
■現時實行一地兩檢的口岸
˙廣深港高速鐵路西九龍口岸
˙深圳灣口岸
■一地兩檢口岸擬增加至7個
˙ 《2021年施政報告》及《北部都會區發展策略》提出新增5個一地兩檢口岸,包括已開始重建工程的皇崗口岸、羅湖、文錦渡、擬興建跨境鐵路接駁洪水橋的前海,以及鄰近河套區港深創科園的「福鄰」
˙ 上述原有口岸及新建口岸,一地兩檢管制擬於深圳境內實施
■例子:皇崗口岸重建一地兩檢安排
立法會2021年3月通過港府與深圳討論重建皇崗口岸的一地兩檢及後續安排:
˙ 由深圳市政府全資重建口岸,預料2023年底完成主體工程
˙ 皇崗口岸內設有港方的清關、出入境及檢疫設施,日後港府將對港方口岸區行使全面司法管轄權
˙ 港府每年向深圳市政府支付象徵式租金1000元
˙ 新口岸工程接近完成後,政府會向全國人大常委會提請批准落實「一地兩檢」安排,港府隨後亦會就此展開本地立法
■兩地一檢?
˙ 有指政府研究在重建後的皇崗口岸設「兩地一檢」,做法或參考澳門和珠海之間部分口岸的通關模式,旅客只需用入境方的證件就可通關。舉例港人到內地時,如以「兩地一檢」模式,即只需用回鄉證和按指模、過一道閘機就可抵達內地範圍,回港時則只需香港身分證過關
▼
相關討論
˙ 民主黨交通政策發言人韓俊賢認為,以合作查驗方式過關對於需北上者或會更方便,但擔心若再出現有港人在口岸走失的事件,而北上不用香港身分證,港方未必能即時掌握,不利追查
政府研機場一地兩檢
全國政協常委唐英年等2022年3月於政協會議提案在香港機場實施「一地兩檢」,獲逾百政協委員聯署支持。當時的運輸及房屋局(現分拆為運輸及物流局和房屋局)回覆立法會議員就財政預算案提問稱,政府會與機管局研究在機場實施與內地海關、出入境及檢疫設施「一地兩檢」安排。
政府表示,一直與機管局研究發揮大灣區內機場潛在協同效應,提升香港機場的樞紐地位。機管局表示,香港機場海天客運碼頭為來往機場與大灣區城市旅客提供快船服務,涉及9個大灣區口岸,旅客可在口岸預先完成旅客登記手續和託運行李,由於海天客運碼頭位於機場禁區內,旅客可只辦理一次海關、出入境及檢疫手續,轉乘國際航班的大灣區旅客亦可直接前往登機閘。
(本刊發表的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公民學堂 第0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