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點對點:檢疫措施窒礙體壇盛事
【明報專訊】受新冠疫情影響,不少本港舉辦的大型體育活動取消或延期。本擬在11月舉行的第25屆渣打香港馬拉松原已宣布取消,其後香港田徑總會發聲明稱獲政府「全力支持」下,積極計劃於2023年2月12日舉行。
《明報》翻查大型體育活動事務委員會網頁,本港2018年共舉辦12項「M」品牌的大型體育活動,惟2022年至10月仍未有舉辦大型體育活動。
港府2004年設立「M」品牌制度,資助本地體育總會舉辦更多大型體育活動,部分活動可獲港府資助,如中國香港賽艇協會2019年舉辦世界海岸賽艇錦標賽便獲資助1200萬元。翻查大型體育活動事務委員會的「M」品牌日程,本港在2018年共舉辦12項「M」品牌大型體育活動,包括香港馬術大師賽、FIVB世界女排聯賽、世界男子保齡球錦標賽等,惟2022年香港公開羽毛球錦標賽、香港國際龍舟邀請賽、渣打香港馬拉松已取消或延期,只有國泰航空∕匯豐香港國際七人欖球賽擬於11月舉行。
港府以疫情為由,將香港十公里錦標賽及維港泳2022的人數上限設為500,田總宣布取消舉辦香港十公里錦標賽,中國香港游泳總會一度表示放棄舉辦維港泳,其後政府放寬人數限額至1500,賽事定於10月23日舉行。
體育專員楊德強2022年8月表示,相信疫情對本港有短期影響,但認為大型賽事的主辦方會再回港辦比賽。中國香港游泳總會會長王敏超稱,本地運動員需參加不同比賽汲取經驗,憂慮長遠將影響本地精英運動員培訓及發展。他認為本港大型體育活動不會被其他地區「搶走」,本港在粵港澳大灣區內有地理優勢,可吸引內地城市參與比賽。
(本刊刊出的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智學公民 第03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