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留會勾起華人受屈辱回憶 多市醬油廠決改建住宅大廈
【明報專訊】多市湖灘區Leslieville有一座帶有一些中華傳統文化特色的建築,曾被用作醬油作坊,如今其業主想要將其徹底改造成一幢出租柏文大廈。多倫多市議會昨(28日)在大會上以23票對3票通過,同意把這幢對華社具有特殊意義的建築,改建成有過百單位的住宅大廈。
不列古蹟 建126戶出租柏文
這建築物不被列作古蹟,其中一個理由是有市議認,保留此醬油廠,是會勾起華人覺得當年受屈辱的回憶。
這座舊屋位於皇后東街(Queen Street East)近里斯利街(Leslie Street)的1233號,曾經是李氏食品公司(Lee's Food Products Ltd)公司的所在地。該公司生產和銷售的China Lily醬油,曾是許多加拿大廚房裡面的主要調料,後來甚至成為卑詩省原住民菜餚的重要組成部分。
李氏食品的總裁黃先生(Christopher Wong)表示:「醬油業是我的家族遺產,很開心知道全國有那麼多人喜歡我們,我們已經進入了他們的家庭,已經被多代家庭所喜愛,這真的很令人高興。」
2020年,這家在多市Leslieville經營了70多年的老廠,搬到了士嘉堡區。2021年11月,原來生產醬油的舊建築物被收購。
新業主希望在原址上建造一幢有126個住戶的8層樓的出租柏文大廈,其中不包括可負擔租屋。
多倫多保護委員會則向市議會建議將舊屋指定為歷史文物建築,這一申請如果獲批,則市政府對該物業的維護、改建或拆除就擁有更大的發言權。這樣的消息對業主來說不是什麼好事,因此他拒絕了傳媒的採訪。
唐人街歷史學家Arlene Chan表示,根據《安省遺產法》推動保護該建築是一個重要的舉措,不僅對多倫多的華人社區,而且對這個城市也是如此。
「整個城市有這麼多重要的建築被拆毀,這讓我很難過,但我知道有更多的人嘗試來拯救像這樣的建築,在一個地方講述這麼多故事。」
上個世紀初中國人在加拿大開設公司面臨許多障礙,到1923年,更嚴厲的《排華法》(Chinese Exclusion Act)出台,規定除了商人、外交官員、留學生和「特別個案」(前加拿大總督伍冰枝的家庭就是用了這個例子在戰時移民到加拿大)之外,禁止華人進入加拿大。這一法律直到1947年才被廢除。
多市保護委員會提交的動議中稱,李氏公司以其廣泛銷售的China Lily品牌醬油而聞名,幫助在加拿大家庭中普及中國食材,當時中國居民在加拿大社會的許多方面仍然面臨系統性障礙。
在《排華法》撤銷的當年,李葉林(Yeat Lum Lee,音譯)開設了公司,一度僱用了50名員工。李葉林於1962年去世,公司業務由家人繼承。
多市遺產保護局的高級經理麥克唐納(Mary MacDonald)稱,這個前工廠體現了華裔加拿大人歷史上的一個重要故事。
「雖然人們都已經普遍理解歷史建築物的作用,但所有其他設計和描述的建築,都可以幫助講述我們過去的故事。近年來,歷史保護領域已經擴大到那些講述非凡故事的普通建築,特別是那些對種族和文化多樣性社區具有重要意義的建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