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區求助增 有立會議員嘆自費做區務

[2022.09.26] 發表

【明報專訊】據本報統計,除離島區外,全港其餘17區現存的區議員人數,都不足當區議席一半,不少留任者接獲的跨區求助個案大增,荃灣區議會主席陳琬琛曾接到觀塘和元朗居民求助,黃大仙區議員譚香文亦接到港島等跨區求助。另邊廂,多名新任立法會議員在地區開設辦事處,部分「單頭議員」與政黨議員合作。

觀塘求助荃灣 港島求助黃大仙

曾任離島區議員的工聯會立法會議員鄧家彪指,很多政府政策往往需區議會「走埋最後一里路」,例如協助居民申請某些項目,令政策落地。在多區設辦事處的他說,九龍東的區議員空缺未算最嚴重,但的確多了求助個案。

選委會界別立法會議員江玉歡開設5個地區辦事處及1個聯絡處,其中一個辦事處與鄧家彪「聯名」。江說,逢周末會到辦事處了解區內居民意見,她認為立法會議員的地區工作同樣重要,有助下情上達。她稱,在多區區議員不足下,加上疫情、經濟差等,居民需求大增,但立法會議員並無額外資源做區務,部分項目要自掏荷包,舉例其每月贊助4名學生的獎學金是來自議員薪金。她批評政府不重視區務,否則應投放比現時更多的資源。

鄧家彪:勿囿選舉 關鍵半官方參與

司馬文:倘撤民選 政府如自堵耳目

政府正檢討地區行政工作,鄧家彪認為,地區需要人為市民「奔走」,指地區行政改革不應限於區議員是否選舉產生,而是地區治理上有否半官方角色的人或組織可為政府在地區工作。

南區區議會副主席司馬文則認為,民選議員獲市民支持,有助政府了解地區意見,在政策推行時的反應、應變可更快,若區議會取消民選成分,政府有如閉上單邊眼睛和耳朵。他指出,關鍵在於政府如何降低選舉的政治風險,但他認為目前的選舉制度已有足夠保障,除非政府不再信任社區。

陳琬琛曾向居民諮詢對區議會未來的想法,普遍關注是「第日搵邊個?」陳說,居民過去數十年習慣落樓可找到區議員幫忙,若改為委任,居民不認識,信心會大減。

被問到區議會會否保留及其產生辦法,民政事務總署稱,政府在整個地方行政檢討,會考慮日後無論以任何形式產生的區域組織,均須為非政權性的諮詢組織,以符合《基本法》第97條規定,並有廣泛代表性、熟悉地區事務,可接受政府就地區事務的諮詢。

更多港聞
北都劃保育 蠔殼圍10地遭倒泥 規劃署僅要求復修14%受破壞範圍 環團批執法不嚴
【明報專訊】為配合北部都會區發展,政府計劃將蠔殼圍劃為濕地保育公園,以保育當地東西飛鳥走廊。長春社發現,自去年10月政府公布《北部都會區發展... 詳情
【明報專訊】長春社發現蠔殼圍近一年至少有10個地點遭破壞,該組織發現,當中料壆村以北的個案,規劃署要求恢復原狀的範圍僅佔被破壞面積的14%。... 詳情
駕歐洲跑車偷平民車 兩人被捕
【明報專訊】新界北總區重案組上周五(23日)起一連兩日展開「諜網」行動,搗破一個活躍新界北的偷車集團,拘捕兩名主腦。初步調查相信,集團拆車上... 詳情
【明報專訊】香港歷史博物館2001開放的常設展「香港故事」前年起閉館翻新,有傳媒昨日披露「香港故事」標書,提到將加入1997年至今的重要事件... 詳情
摩天崖失足 鑽石總會副主席盧仲輝墮斃
【明報專訊】大嶼山昨日發生行山墮坡意外。六旬漢昨午於彌䃟石澗近摩天崖行山時,疑失足墮下約100米山坡,同行友人報警求助。飛行服務隊直升機到場... 詳情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22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Toronto Chinese Newspaper

Chief Executive Officer: Ka Ming Lui | Executive Chief Editor: Richard Kwok Kai Ng
1355 Huntingwood Drive, Scarborough, Ontario, Canada M1S 3J1 | Tel.: (416) 321-0088 | Fax: (416) 321-5377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416) 673-8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