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懶人包:學生關懷通道
【明報專訊】教育局數據顯示,2022/23學年有約1.8萬名香港學生到內地就讀專上院校。惟疫情持續,內地防疫隔離措施嚴格,部分學生一度因入境配額問題未能入境,教育局早前公布便利措施幫助學生。
納「關懷通道」 優先訂航班
相關措施包括廣東省政府將本港學生納入粵港澳陸路口岸「人文關懷通道」,並調動隔離酒店;增加往來本港及內地的航班,讓學生優先訂票;內地院校亦會採取靈活措施,保留學生入學資格及設網上教學。教育局稱,截至8月29日零時的遞交表格限期共收到991宗申請,目的地為廣東省及福建省較多,超過八成學生選擇陸路。
政策非恒常安排
教育局長蔡若蓮指出,將學生納入「人文關懷通道」是特殊情况下的額外安排,「看不到在抗疫情况下會將這個安排變成恒常」,她鼓勵學生善用時間在內地學習,稱如非必要會盡量減輕額外增加的過境壓力。
北京中醫藥大學三年級香港學生何同學,2022年6月趁暑假回港,新學期開始前一直未抽中深圳驛站名額,亦有約10個朋友遇到同樣情况。何同學認為政府反應迅速,措施方便在內地讀書的香港學生。對於措施不會恒常化,準備到上海升讀大學的呂同學感困擾,憂難以回港過年,她聽聞部分內地院校要求學生農曆新年回鄉,認為非恒常化的做法不周到。
現時經深圳灣口岸入境深圳的旅客,必須先網上預約用以檢疫的「健康驛站房間」。由於深圳疫情升溫,現時每日抽籤名額減至1000個。因應健康驛站名額被炒賣,深圳7月設「人文關懷通關名額」供8類指定人士申請,包括70歲或以上長者、14歲以下在港無監護人的兒童、孕婦及陪護者等,循此途徑申請不佔用原有配額。
■Quicktake
˙ 廣東省政府將內地就讀大專的香港學生納入「人文關懷通道」、增加本港及內地往來航班等,以便港生到內地就讀大專院校
˙ 政府稱該措施不會成恒常安排
■思考題
解釋香港學生到內地升學可能遇到的挑戰。
(本刊發表的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公民學堂 第0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