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人餐館爆食物中毒 至少6人送院兩插喉
噁心嘔吐面麻刺痛低血壓 食有雞小菜出事料涉烏頭
【明報專訊】萬錦市Markham Rd.夾Castlemore Ave.附近的一間華人餐館﹐前晚(28日)出現集體食物中毒事件。有最少6人在餐館內食了一碟有雞的小菜後﹐身體不適﹐包括面部麻痺及刺痛﹐然後再感到噁心﹐出現嘔吐﹑心律不正及低血壓的症狀﹐須送院治療。有指病人出現不適前曾投訴食物帶苦味。
送院的至少6人,他們被送往多福醫院(Markham Stouffville Hospital)﹐當中有人要進入深切治療部﹐2人需要插喉﹔其後部分病人須分別轉往McKenzie Health Centre及北約克全科醫院。
根據食客中毒的反應﹐初步相信事件可能與一種名為烏頭(Wolf's Bane)的植物有關。
約克區警方及約克區公眾衛生局前晚亦有到場處理事件。但警方表示﹐事件已交由公共衛生局主導調查﹐故未能提供具體受影響的人數。衛生局於昨日黃昏回應事件(見另稿)。記者亦致電被傳是涉事的喜悅小廚(Delight Restaurant and BBQ)﹐但沒有人接聽。
東區醫院急症室主任推特發通告
多市東區醫院急症室主任Michael Warner醫生昨日在推特上貼文﹐指有一份通告在大多倫多地區醫院急症室工作人員之間傳播﹐提到今次的集體中毒事件﹐有多人被分別送到不同醫院的急症室。
新寧醫院的急症室醫生David Juurlink亦指出﹐今次的中毒事件似乎跟一些毒性含量相當高的植物有關。這種藥物經常被用於中藥。這些物質可令人噁心﹑嘔吐﹑抽筋﹑面部及口部麻痺﹐再蔓延至四肢﹑肌肉無力﹑昏迷﹑低血壓﹐以至可致命的心律不正。
陳明輝醫師解釋烏頭「主要是促進血液循環﹐性質偏涼﹐有涼血作用。它含有一定的毒素﹐一般來說﹐因擔心它的毒性太厲害﹐一般都會製(即處理)過﹐減少毒性。一般中醫用於痛經﹑月經不調﹑閉經及腹痛﹐以及因為血熱﹐導致嘔血﹑痾血﹑尿血﹐或產後出血不止」。
中藥店一般來說有生﹐有製的﹐如買了生的﹐又或沒有製過的﹐如入饌又量大的話﹐便有機會中毒。
烏頭屬的學名是Aconitum,可能來自小亞細亞的一座山的名字。在希臘神話中傳說海格力斯將冥界哈得斯的三頭犬刻耳柏洛斯捕到地面上。這條惡狗的唾液,淌到的地方就長出了烏頭。
烏頭「辛、溫、有大毒」
烏頭「辛、溫、有大毒」,一般用於鎮痛、麻醉。烏頭屬毒性非常高,它們也是非常重要的藥用植物。其毒性和藥理作用主要來自烏頭鹼,未受傷的皮膚就能吸收烏頭鹼,皮膚敏感的人通過接觸而過敏。
在藥學中主要使用烏頭的根,這裡的藥性濃度非常高。依照2015年版《中國藥典》之規範,未經炮製的生草烏、生川烏「內服宜慎」;炮製後的烏頭屬藥材,如需內服,應先煎、久煎,以減低毒性,每次用量不得超過3克;即便外用,也應控制藥量;不宜與半夏、瓜蔞、貝母、白蘞、白及同用。另外,孕婦不宜使用,運動員也應慎用。
由於烏頭屬的劇毒,中國政府嚴禁私人買賣未經炮製的烏頭屬藥材(如草烏、川烏),保健食品中不得添加烏頭。然而一些人相信烏頭為「補品」(儘管歷代醫書都不主張烏頭有補益之功效),或是濫配藥物醫治風濕。
至今仍經常有擅自烹製烏頭藥膳或者製作烏頭藥酒,食用或飲用後導致中毒甚至死亡的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