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灣區GBA新聞:灣區去年平均23.5℃ 60年最熱 破35℃日子較常年多20天 同錄新高
【明報專訊】廣東省氣象局、香港天文台和澳門地球物理暨氣象局聯合發布的《2021年粵港澳大灣區氣候監測公報》(下稱《公報》)指出,去年大灣區「9+2」城市氣溫上升,全年平均氣溫23.5℃,較常年(1991至2020年平均值)高1℃,亦是1961年以來平均氣溫最高的一年。高溫天氣也令去年大灣區降雨量少,先後出現多次旱情。
今年夏天香港及廣東天氣酷熱,大灣區氣候似乎是一年熱過一年。自2018年開始,粵港澳三地氣象部門每年都會聯合發布粵港澳大灣區氣候監測公報,本月發布的《2021年粵港澳大灣區氣候監測公報》指出,去年大灣區總體氣候特徵是「溫高雨少乾旱重」,局部地區暴雨極端,颱風影響弱。
港平均氣溫24.6℃灣區最高
《公報》指出,去年大灣區平均氣溫除了錄得1961年以來最高(圖一),平均高溫日數(單日最高溫至少35℃)亦有39天,比常年多19.6天,也是有紀錄最多。去年12個月中,有8個月的平均氣溫高於常年均值(圖二),其中3月、5月及9月的平均氣溫也是1961年以來新高,尤以9月平均氣溫錄29.1℃、平均高溫日數10.9天,同刷新紀錄。
至於去年氣候,香港平均氣溫為24.6℃,是大灣區城市中最高。至於全年最高氣溫,廣州市花都區以39.1℃「稱冠」,比本港36.1℃還高。此外,9+2城市中,去年錄得0℃以下最低溫的城市包括惠州、廣州及肇慶,分別是-3℃、-2.7℃及-2.4℃(圖三)。
去年大灣區城市降雨量偏少,全年平均降雨量1550毫米,較常年均值少19%,較2020年亦少7%。降雨少的同時,暴雨雨量卻見新高,如去年5月31日至6月1日,大灣區大部分地區連續兩天暴雨,惠州、中山、珠海、澳門等地更是特大暴雨級別(24小時降雨量至少250毫米),特別是惠州市龍門縣5月31日錄得6小時479.6毫米的雨量,打破「龍舟水(5月中下旬至6月中下旬)」期間廣東省過往紀錄。
雨少乾旱屢現 廣州年尾曾制水
雨量低亦引發乾旱嚴重,去年除了2月、10月及12月降雨量較多,有6個月低於常年均值,導致區內多次旱情,包括去年1月至2月中旬、3月中旬至4月上旬、11月底至12月中旬。接連的旱情不單造成江河水位下降、水庫乾涸,11月的旱情還導致珠江流域發生「秋冬連旱,旱上加鹹」的情G,珠江口出現的鹹潮現象更一度影響城市供水。《公報》提及,去年惠州約1.6萬人「因旱飲水困難需救助」。翻查報道,廣州部分地區12月亦曾制水。
幸而,去年12月颱風「雷伊」帶來大雨,大灣區乾旱及鹹潮得以紓緩。2021年大灣區共受到6個颱風和兩個熱帶低氣壓的影響,無颱風直接登陸,《公報》稱颱風影響整體偏弱,其中雷伊是有紀錄以來最遲影響大灣區的超強颱風——香港天文台和澳門地球物理暨氣象局均在12月20日發布熱帶氣旋警告信號,是1974年以來最遲發出的同類警告信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