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友配」助劏房生 2000名額被指太少 消息指日後可加額 官商民合作推 學員各獲1萬元
【明報專訊】政務司長陳國基統籌的「弱勢社群學生擺脫跨代貧窮行動小組」,昨日公布將以官商民合作方式,為2000名中一至中三學生推出「共創明『Teen』計劃」,透過師友配對計劃、公私營機構參觀、財政支援等活動,助居於劏房、來自弱勢社群家庭的學生為未來訂立目標等。有扶貧委員會委員認為名額太少,建議政府制定統一指標,以精準支援較有需要學生。有政府中人向本報稱,計劃先定2000名額是因為要尋求2000名合資格友師不容易,對友師有一定條件要求,若日後有足夠數目,可加大名額。
據統計處2016年報告,本港有20.7萬人住在劏房,15歲以下者佔約3.75萬。
施麗珊指年期短 倡5年
促劃指標定參加者優次
計劃為期1年,每名學員會分兩期獲得共1萬元資助。扶貧委員會委員、社區組織協會副主任施麗珊認為計劃方向好,惟名額太少,計劃年期太短,擔心初中生與導師建立關係需時,建議計劃至少要5年,促政府加大計劃力度。她認為僧多粥少下,政府應統一制訂指標以定參加者優次,如引入經濟審查,亦可考慮單親家庭、有特殊教育需要學童等因素,以達至「精準扶貧」。
校長:計劃全面 或設委會選學生
樂善堂余近卿中學校長、津貼中學議會主席劉振鴻認為,計劃全面並有助基層學生擴闊視野、學習理財及生涯規劃,相信他們從星級導師張家朗等過來人,可學習到如何克服困難。他說會鼓勵學生報名,可能會設委員會挑選合適及家庭缺乏支援的學生,包括透過面試了解學生對計劃期望,並盼政府未來擴大名額。
陳國基在記者會上解釋,名額只限2000個是由於今次屬試驗計劃,在推行期間政府會一邊檢討以優化計劃,並於日後擴大名額。他又指如遇超額情况,會讓中三生優先,「因他們翌年將不合資格」;中一、二未能參與者將於明年再度邀請,揀選學員時亦不會考慮其成績。
倘超額中三生優先
邀大學評估學員想法轉變
有政府中人稱,計劃名額被指「杯水車薪」,主要是受制於高質素友師供應,當局恐怕一時間未必請夠友師,所以先定2000名額,若日後友師數目充足,隨時可增名額。他解釋,當局對參與計劃的友師有一定要求,要求他們每個月最少與參與者接觸一次,最好親身面見,「參加的友師不能只是象徵性,要計吓自己有沒有能力和時間」。
關鍵績效指標(KPI)方面,陳國基稱會邀請大學在計劃前後為學員做評估,了解學員在一年後各方面想法的轉變。他指計劃重點不在於培育學生的技巧,「不是很注重他是否學多兩級鋼琴」,而是着重其個人成長,「例如他將來是否比較有想法」,以及對香港及職場等有更多了解。
陳國基:揀友師不考慮政治
資助沒限用途
每名學員會獲配對一名友師,政府將向商界及專業機構發函,邀請及提名友師等。被問到揀選友師的準則、會否考慮政治背景等,陳國基稱「政治考慮完全不在考慮範圍之內,我們不會說什麼要給民主派、建制派,不想灌輸任何這些政治意識」,指例如學生欲成為醫生,將獲配對醫生作為友師。
學員會先獲發5000元啓動資金,陳國基稱如何使用由友師與學員決定,沒規限用途。他又說:「如果這個學員很孝順、很顧家、很為父母擔心,覺得5000元給予父母解決家庭負擔是很有價值的話,我們是贊成的。」
■明報報料熱線﹕inews@mingpao.com / 9181 46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