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樹昌倡派外展隊 實地評估長者病患
【明報專訊】近月新冠死亡個案大多為社區長者,早前一名沒接種疫苗的85歲婆婆因咳嗽求醫後證實染疫,惟醫管局其後兩次致電她跟進病情,界定她無病徵而無處方新冠口服藥,她最終不治。政府專家顧問許樹昌稱,咳嗽是重要症狀,該名婆婆並非無病徵,但強調年滿80歲、沒打針患者病死率達16%,呼籲長者盡快打齊4針。許亦建議長者應到指定診所,或當局派出老人科外展隊實地評估。醫管局昨稱,即使高風險患者無病徵,亦會逐個個案檢視需否處方口服藥。
該名八旬婦本身沒打針,亦有高血壓、甲狀腺問題,7月19日因咳嗽往醫管局普通科門診求醫,翌日檢測呈陽性,惟其後局方兩度透過「護訊鈴」查詢其狀况,認為她無病徵而無處方口服藥。她7月28日因氣促等入院,至8月10日不治。
獲口服藥非必無恙 籲長者打齊4針
中大呼吸系統科講座教授許樹昌向本報解釋,該婆婆本身有咳,應獲發口服藥。但他補充,不少無打針長者獲口服藥或注射「瑞德西韋」抗病毒藥後亦不治,認為該婆婆即使獲藥亦難保無事,呼籲長者盡快打齊4針,因接種3至4針後染疫大多是輕症,並提醒長者留意胃口和其他身體狀况。
許樹昌認為,難單靠電話或視像評估長者情况,他們應盡早到指定診所求醫,並建議當局派老人科外展隊實地評估才較準確。
至於無病徵者應否獲處方口服藥,許樹昌表示,新加坡、美國、英國和加拿大均要求有病徵才獲藥,澳洲上月底則基於長者病徵或不明顯而更新指引,容許滿70歲長者,或滿50歲有高風險因素者,無論有否病徵都可獲藥。
醫管局總行政經理關慧敏昨回應稱,首兩天接觸該八旬婦時,對方沒特別匯報自身病徵。她補充,長者未必能自覺有否病徵,故即使病人報稱無病徵,但具高風險因素如沒打齊針或慢性病,局方會逐個個案檢視需否處方口服藥。
(新冠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