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灣區GBA專題:抽籤制過關 直擊花7小時
【明報專訊】為打擊黃牛,香港經深圳灣口岸返內地的深圳「健康驛站」網上預約自7月10日起由每日鬥快搶名額改為抽籤制,但每日2000個名額仍然供不應求(見另文)。近日天氣屢破高溫,北上更是苦不堪言。本報記者周一便體驗長達逾7小時的過關辛酸,當中6小時都是在等待。長時間的排隊加上人頭湧湧,其間有長者身體不適,被市民炮轟為何不設關愛通道。
明報記者 沈燕媚
本報記者周一(25日)下午3時左右抵達深圳灣口岸。根據要求須即場做一次核酸檢測,現場排隊人數不多,約15分鐘便完成,核酸站旁是一個有冷氣的等候區,亦有飲品販賣機,因此等待過程並不算辛苦,大約個多小時記者便收到核酸結果。檢測呈陰性的話便會獲發綠色手帶,戴上後可從香港口岸出境前往深圳入境大廳,如果檢測結果為陽性,便會被戴上紅色手帶並安排到隔離區。
即場檢測 個多小時有結果
由於等候核酸檢測結果需時,加上深圳入境大廳採取人流管制,每隔一段時間才讓人分批進入大廳,因此入境大廳前一小片空間便成為了嚴重樽頸位。當日記者在入境大廳前排隊等候約3小時,目測現場有逾500人,加上每次放行人數有限,人龍移動緩慢。人多聚集,現場空氣悶焗,兼不能上洗手間,其間有長者身體不適需要協助。有市民感到不滿,不理解為何沒設置「關愛通道」。
入境大廳前排3小時 悶焗兼不能上廁所
記者進入入境大廳時已是夕陽西下,但仍未能立即辦理入境手續。首先,入境者須預先於微信小程序「海關旅客指尖服務」填寫健康申報表,將生成的黑色二維碼(俗稱黑碼)展示給職員檢查,獲發貼紙後在入境廳外再做一次核酸檢測,完成後不用等結果。之後再以手機填寫「入境旅客軌[卡」並生成藍色二維碼(俗稱藍碼),然後才能排隊辦理入境手續。由於近日海外經香港返回內地的人士大增,關員會詳細查問部分海歸人士的出國資料,加上當日只開設4個櫃^,所需時間更長,也是導致入境大廳難以大量放行等候人士的原因之一。
完成入境手續後,再有職員檢查過關前一日由香港指定檢測中心發出的紙質核酸報告,便會按照申報目的地分配至不同區域的隔離酒店。記者留意到,可選擇酒店檔次的南山區,因近日疫情爆發,只會接待南山區居民,職員會即場要求申報南山區的入境人士念出住址和提供住址證明。
1日半做4次核酸 宜自備糧水
完成所有程序後,離開入境大廳到達候車區已是晚上9時,換言之從到達香港口岸計起已花了6個小時,其間除非自備糧水,否則就只有候車區提供的免費蛋糕可以充飢,過程中能去洗手間的機會亦有限,否則隨時要重新排隊。為手機充電也是需要注意的問題,因過關需要用到手機申報的程序較多。等候接駁巴士的時間也要看運氣,記者當晚等了個半小時才上車離開,到達隔離酒店房間已經是晚上11時。粗略計算,7個多小時當中,等核酸檢測、等入境及等車便花了近6個小時,與去年底整個過程只要大約兩小時相比,時間多了逾兩倍。
除了等候時間過長被轟不人道,出發前要在香港做一次核酸檢測獲取24小時內的報告,到達香港口岸再做一次,深圳入境廳又做一次,到達酒店還要再做一次,4次核酸檢測究竟是必須還是可以簡化,這亦值得反思。此外,長者不熟悉智能手機操作也是一大問題,有前日過關的港人楊先生表示,幸好女兒事前幫忙在他和太太手機申報黑碼及藍碼,令過關流程尚算順暢,「最好有人幫手協助填寫資料,因好多老人家唔識用手機填」,楊先生道,他希望簡化有關程序,加快過關。
[活在灣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