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公務染疫補償動用捐款捱批
【明報專訊】為補償因公染疫公務員,台北市府向民間重大捐款委員會提案動支452萬補償金,市議員質疑,當初民間捐款僅說用於第一線防疫及補助醫護等,並沒說可用於補償公務員,不應「慷他人之慨」,應自行編列預算,否則「這跟高雄氣爆哪裏不一樣?拿民間捐款爽爽花?」人事處長張建智回應,尚未實際花用,議員要求自行編預算,將會研議。
另外,市議員游淑慧批評市府防疫「短視投機」,上會期竟有官員遊說刪除28億疫苗及防疫預算,如今快篩不夠,市長柯文哲日前在議場坦言「我錯了」,不過柯昨日表示,「我說錯了,是指人家(中央)說的話,不要太相信」。
去年5月因嚴峻疫情,市長柯文哲去年於5月23日啟動線上專戶向民間募款共同抗疫,募得4億多元,所得款項將專用於第一線防疫、醫護人員補助、購買快篩試劑、協助弱勢市民、長照機構防疫或照顧等。
不過游淑慧質疑,人事處竟向專案捐款委員會提案,動支數百萬元費用,作為公務員因公染疫補償金,她質疑,市府應用自己的公務預算補償公務人員,尤其當初發起捐款時,並沒有說要用於補償公務員,「這樣是騙人,怎能拿著民間捐款爽爽花?」
人事處回應,公務員也是第一線人員,才向委員會申請重大捐款。游淑慧認為因公染疫補償費該發,但這筆預算該拿二備金、柯市長特別費發,不可用人民的捐款,去年她擔任民政委員會召委,也曾說過捐款必須全數用於防疫及照顧市民上。
人事處長張建智說,市府去年公務機關審認因公確診有30多人,今年還在增加,因有議員建議發補償金,市府同意發放,但議員認為不應用民間捐款,市府還在研議,該怎麼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