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供求分析
石油價格的上升無疑為環球財經市場帶來重要的變數,對通脹的影響更加造成頭條性衝擊。西方國家都希望石油供應能夠增加以壓抑油價向上。但是石油出口國組織對於增加生產問題卻是琵琶半掩面,總的態度是不行。可以理解,因為增加油產會使油價下跌對於石油出口國組織成員的荷包是不利的。美國的石油生產是否能夠增加呢?這個涉及供求問題。
石油出口國組織仍然相信沒有需要增加生產。阿拉伯聯合酋長國能源部長說如果市場平衡,沒有需要增產。能源顧問機構Rystad估計今年戰爭、俄羅斯禁制以及通脹會造成200萬桶一日的石油需求萎縮,使到石油消費回到疫情爆發之前的水平。該公司的月前估計只是每日100萬桶需求損失。最壞的情況是如果戰爭影響俄羅斯附近國家,石油需求會下降400萬桶一日。
Rystad估計上海封城將會減少石油需求每日20萬桶。同時3月份的石油需求下降將會延伸至4至5月,原因是價格上升,俄羅斯烏克蘭局勢影響以及中國封鎖。未來數個星期將見到俄羅斯石油出口由歐洲傳往亞洲,每日大概300萬桶。與此同時,中東石油則會由亞洲轉往歐洲。俄羅斯石油出口會因為烏克蘭戰爭失去大概120至150萬桶,其餘450萬桶俄羅斯石油去向未知,不過很有機會是輸往中國和印度。
Rystad相信以現時油價水平,如果石油工業能夠聯合行動,美國頁岩能源能夠每日增加生產60萬桶,有關生產水平最早可以在2023年初達成。現時石油鑽機數目是630,年底可以增加至700至750支。供應情況會視乎歐洲是否石油制裁俄羅斯石油進口,如果俄羅斯出口下降270萬桶一日,需求繼續高企,油價可能在2022年11月升上180美元。美國銀行預測布蘭特期油(圖一)在今個夏季會升上150美元一桶,如果歐洲制裁俄羅斯石油,市場會更加緊張。
高盛分析,油價在過去一段時間的波動及擔心美國經濟衰退使到很多頁岩油公司不敢加快生產。加拿大鑽機數目(圖二)便出現不升反跌的情況。另一個影響增產决定的因素是採探成本上升。Rystad估計能源業上游開支將會比去年增加16%至1.4億美元,因為環球石油公司增加資本開支擴大生產;此外通貨膨脹導致勞工成本、原材料價格以及運費上升也是開支增加的原因。據估計自從2020年以來,能源業項目成本增加10-20%,主要因為鋼材價格上升及供應緊絀。
美國已經成為全球石油產量最大的國家,但因為擔心油價波動以及能源業成為政治包袱,美國頁岩能源公司之前一直不能取得足夠融資以及投資者支持增產。隨着油價反彈,私人公司的採探活動是有所增加的,但是上市公司的態度仍然審慎。最近政治形勢的改變會否影響頁岩能源公司的資本開支將會决定稍後時間的石油供求關係。美國石油鑽孔2020年8月的低位176支已經大幅回升至見最近的549支,但仍然低於2019年的高位877支,更不要說2014年的1591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