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EAM校園:人工智能清潔啟德河

[2022.03.07] 發表
當紅色雪條棒經過,鏡頭便偵測到紅色物件,並通知Micro Bit記錄次數。
Micro Bit記錄第5次垃圾經過時,閘門便會開啟,將河流上的垃圾掃至旁邊的垃圾儲存區,清潔工便可定期清理。
梁駿樂(左)及余梓航(右)負責編程,均認為製作模型黏貼樹木等裝飾比編程還要困難。
邱希童(前)展示「愛海特工」在河流下的魚網採用「上密下疏」設計,讓河流中的魚可越過閘門,游往大海。
(圖f)
海上垃圾會}上泳灘等地,破壞原來的自然風光。圖為2021年初印尼峇里島的泳灘上佈滿垃圾。

【明報專訊】河流連接大海,引渡河水及雨水排入海洋,河流受污染會影響海洋水質及海洋生態。天主教善導小學鄰近啟德河,該校五六年級同學說經常看到啟德河中有很多垃圾,所以設計一個清潔河流的系統「愛海特工」,希望清潔啟德河。他們還設計了一句口號,「清潔河道齊共享,水清過路齊擁有」,並在「學與教博覽2021」展出模型,向參觀者介紹系統。

■常識站

啟德河

啟德河又名啟德明渠,實際上是排洪渠道,並非河流。它總長約2.4公里,由蒲崗村道起,沿彩虹道流經東頭h和新蒲崗至啟德新發展區,最後流入維多利亞港,是東九龍主要排洪渠道之一。

■知多點

排洪渠道

每到雨季,颱風暴雨容易造成水浸問題,嚴重水浸會導致人命傷亡。渠務署於1994至2010年間逐步治理120公里的河溪及渠道等排洪渠道,覆蓋港九新界及大嶼山容易水浸的地區,收集洪水後排出大海,預防水浸。

啟德明渠等排洪明渠,後期常被當作露天污水渠,不但影響市容,更造成惡臭,增加公眾健康隱患。在2005年施政報告中,政府計劃於10年內覆蓋16段明渠,其中3段位於港島,6段位於九龍,新界則有7段,經公眾諮詢後部分以河道活化方法取代,啟德河是其中之一。

「愛海特工」人工智能測垃圾

同學提出於河流下游設置閘門和魚網,再透過HuskyLens人工智能鏡頭偵測河上的垃圾,每當鏡頭偵測到垃圾,便會通知連接鏡頭的Micro Bit,當收到5次通知,便會啟動閘門,把垃圾掃到河流儲存垃圾的區域,讓人定期執拾。

他們用模型示範系統運作,以紅色雪條棒代表垃圾,當鏡頭偵測到雪條棒經過,便會立即通知Micro Bit記錄。此人工智能鏡頭可辨識顏色、物體和人臉,用家可自行選擇辨認的標準,惟在製作模型期間,他們發現細小的人工智能鏡頭難以準確分辨垃圾及其他模型裝飾,若堅持跟實際應用操作,以物體外表辨識,需要較複雜程式。同學對此各有意見,有人認為要以最簡單的顏色,讓鏡頭辨識垃圾;有人則認為應合乎現實,以物體識別垃圾。聽取編程導師意見後,最終決定於展示模型使用顏色識別,以最鮮艷最易辨認的紅色代表垃圾。

人工智能技術

人類毋須再逐步編程指示,電腦及機器便能自行學習,並能執行需要人類智慧才能完成的任務。現時技術已應用至垃圾郵件篩選、機器翻譯、文本及圖像識別等。

邱希童(六年級)說:「可能你會說『閘門和魚網會阻礙河流的魚游往大海』,我們已想到辦法!」「愛海特工」放在河流下的魚網「上密下疏」,魚網底下的洞較上面的疏,方便魚兒穿過魚網,前往大海,「垃圾一般都會浮起,魚網上面的洞較密,可阻擋垃圾」(如圖f)。

在「愛海特工」的模型,河流中央兩旁設有紅外線偵測儀,原意是偵測船舶,當有船舶駛入河道,偵測儀便通知系統,讓船舶駛出。不過,香港的河流少有船舶,此紅外線偵測儀便改為偵測大型垃圾。

同學花了約1年設計「愛海特工」,負責編程的梁駿樂(五年級)及余梓航(六年級)均認為,當中最難的不是編程,而是在模型黏上樹木裝飾。原來老師為免同學意外讓超能膠沾在指間黏合手指,改用黏貼度較低的樹膠,同學在製作模型時較難固定裝飾,模型上也有樹膠痕[。

■知多點

即棄塑膠用品最常見

根據世界自然基金會,海洋垃圾主要為膠粒等不當棄置工業廢料、廢棄魚網和發泡膠箱等捕魚物品、水上活動製造的垃圾,以及不當處理的家居廢物、電器和建築廢料,當中約六至八成為塑膠,即棄用品最為常見。如問題持續,到2050年,塑膠垃圾總重量將超過全球魚類總量,影響海洋生態,現時全球共有663種海洋生物,被發現因誤吃塑膠碎片或遭垃圾纏繞等受到損害。

經過紫外線照射或風浪侵蝕,塑膠會分解或變形,跟其他塑膠製品的顆粒原材料,合稱微塑膠。微塑膠指直徑或長度少於5毫米的塊狀、細絲或球體的塑膠碎片,由於體積極微細,容易被浮游生物誤吃,牠們再被魚類等海洋生物吃掉,最終被人類進食,威脅健康。

■填寫問卷

認識海洋垃圾

完成示範及講解後,同學便請參觀者填寫問卷。問卷內容由六年級同學設計,共5條選擇題,除了詢問公眾對「愛海特工」的意見和對示範講解的評分,更趁機考考參觀者對海洋垃圾的認識,參觀者回答後,同學會即時提供答案。此外,問卷亦想了解參觀者使用塑膠的次數和習慣,以蒐集數據留待日後有關海洋垃圾議題的專題研習使用。

以下為其中一條問題,考考你對海洋垃圾的了解吧!

每年至少有多少塑膠垃圾進入海洋,相等於每分鐘有一輛裝滿塑膠的垃圾車,將全部塑膠倒入海洋?

A. 約500萬噸

B. 約600萬噸

C. 約700萬噸

D. 約800萬噸

答案:D

■想一想

1. 你經常使用塑膠及即棄產品嗎?

2.知道塑膠對海洋造成的污染後,會減少用量嗎?為什麼?

■關鍵詞

河流 River

海洋垃圾 Marine Litter

塑膠 Plastic

文:方綺婷

圖:劉焌陶、路透社

(本刊刊出的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常識學堂 第237期]

更多教育
今期流行:《救命英雄》
【明報專訊】疫情期間,醫護人員冒茬Q傳染的風險,照顧及醫治患者。除了醫生和護士,還有很多職業拯救生命,甚至站在最前線,為傷患提供第一時間的治... 詳情
偵探M.A.D. 勿橫衝直撞
【明報專訊】■想一想 除不能橫衝直撞外,在公眾地方還有什麼需要注意? 文:方綺婷 圖:謝偉豪 (本刊刊出的文章若提出... 詳情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22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Toronto Chinese Newspaper

Chief Executive Officer: Ka Ming Lui | Executive Chief Editor: Richard Kwok Kai Ng
1355 Huntingwood Drive, Scarborough, Ontario, Canada M1S 3J1 | Tel.: (416) 321-0088 | Fax: (416) 321-5377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416) 673-8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