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故事:沒有男人的女人們
【明報專訊】「成為沒有女人的男人們一次之後,那孤獨的色彩會深深染進你的體內。就像淺色調的地氈被濺出的紅葡萄酒染色那樣。」
直至文謙留下了村上春樹的書,翻開內頁,素素卻仍舊在陽光淡淡裏修改着設計圖,這大概是她的最後一個工程項目。
文謙和素素的相戀原是簡單直接的。就在烘晴的天色裏,文謙逕自走進素素的室內設計店,兩人自然地談論起怎樣翻修單位,認識、WhatsApp、數次會面後,兩人就在單位內發生了關係。在最初相戀時,素素還不知道文謙只打算以寫作為業,這年頭沒有這樣有勇氣的人。然而,素素一直夢寐擁有這種感情,每當想起自己真實地和文青小男相戀,她由衷地感到莫名的興奮,在大多的情况下,素素還不介意每次外出晚飯或看電影都由自己付帳,她甚至認為自己能照顧起文謙的生活,他從此可以專注在寫作事業之上,只要文謙不介懷,這種生活原是她樂意的。
至於文謙也從來沒想過會遇上素素,他曾經懷疑自己一廂情願地過着渴想的生活只為模仿村上春樹。除了寫作,他也跑步,畢竟形而上的追求只換來幾個不懂是否受到重視的文獎,距離職業小說家還差遠。然而,自從遇上素素,他開始相信餘生只寫作不是沒有可能的事情。素素不但會掙錢,而且很有品味,自從素素把幾個白光派和極簡主義的設計檔給文謙看,以及案頭上一堆昂貴的設計,他才曉得素素原來已是著名室內設計師。文謙有一刻握着素素的手,告訴她:「你知道現在的我多幸福。」素素輕撫了他的頭,笑了,然後繼續繪圖。文謙知道,若然另一半很會拼,他專心寫作,他將會是世上最幸福的男人。
他們住在一起,那個她替文謙翻修了的單位。這個狹小的樓房比起素素原來的住處不到五分之一大小,素素卻二話不說搬過來,寧願有事沒事地多跑幾趟,她懂得寫作人有自己的習慣,她願意遷就。陽光灑在文謙的書桌上,素素如常把早餐弄好,端上溫熱咖啡,穿上文謙的白色大襯衣,在他頸背後擁着他,她為了使文謙感覺自己是怎樣進入這個單位內。文謙牽着素素的手,臉頰在素素的手背上揉搓着,他打算把往後的生活種種交給她,除了寫作,生活已不再是牽絆。
自從素素把文謙的生活弄得妥當,他發現自己雙手除了寫作,就像沒有什麼特別的事要幹。他知道素素愛他。赫赫的陽光打落在素素的設計圖上,文謙一直站在素素背後,直視着她的繪圖。他無端緊皺着眉,突如其來的思潮,為了證實自己的位置,他倏地把素素手上的鉛筆奪了過來,猛力地折斷,素素驚呆了,遂連忙直往文謙的身上撓,她知道這莫名其妙的行徑是不正常的,但她理解寫作人會有這種特殊的狀態。文謙指着設計圖,用力地說:「以後不可設計這種高技派的風格,我不喜歡。」素素一直沒有回話,文謙倒反應不來,卻突然認真起來說:「我認為精神思考和生活需要是截然二分的事情,前者是我的專屬領域,後者才是你的固有範圍。」素素說:「設計就是精神。」文謙立時回應:「不是,只是為了生活。」然後是一陣安靜,直至素素替寫作中的文謙端上咖啡,他們再次擁抱。
自從文謙對素素說了這樣一番話,他就像開脫了出來,他認為自己重新認識到愛情的意義原來存在着這種形而上的分工,他終於明白自己原來根本性地屬於精神國度裏的人,生活只是低階事情,素素正好是滿足糊口的種類,他終於明白他們走在一起是有原因的。然而,文謙不再打算讓素素在精神層面上有話語權,所有意識形態上的事情都由他管,素素從此要聽他,因為他也全然把生活層面的權利交給素素。公平。看着窗外陽光焯焯,咖啡氤氳,出神間他無故地端着嘴笑了。他相信村上春樹的話:「成為沒有女人的男人們到底是多麼悽慘的事、多心痛的事,那是只有沒有女人的男人們才能理解的。」而他,不但擁有這個女人,而且能支配。
直到有天,陽光沒有打落,在某章小說快將完成之際,文謙無聊地竊自翻閱了素素收藏起來的設計圖。他瞪大眼看,簡直呆住了,他沒想到素素不但沒有摒棄了高技派,眼前這種破碎非線性的設計風格充滿了解構主義的後現代意識,素素竟膽大到這種地步,不是說過白光派和極簡主義才是適合素素的唯一風格嗎?老早說過,精神層面是他的主意,生活可隨素素的想法。然而,文謙知道,這問題根本不在風格上,而是在意識形態之上。文謙直把這次發現視為素素對他的一次極大背叛,而且精神背叛比起生活混亂的問題更大。
素素專心在案頭繪圖,文謙就在自己的工作桌上擺放了村上春樹的書,然後悄然離開了單位。書本翻到內頁,其中間着幾句句子,並且修改了幾個字:「成為沒有(男人)的(女人)們一次之後,那孤獨的色彩會深深染進你的體內。就像淺色調的地氈被濺出的紅葡萄酒染色那樣。」他為要向素素宣示,除非她重新認識自己在文謙單位內的位置。
■作者簡介
陳志堅
(中學中文教師。著有散文集《時間擱淺》、小說《離群者》、《無法預知的遠方》等,主編《情味?香港》,作品亦散見於報章與文學雜誌。)
文:陳志堅
圖:網上圖片、PeopleImages@iStockphoto
(本刊刊出的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語文同樂 第56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