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約「門戶開放」去留成疑
俄點名針對 美學者憂過時
俄羅斯提出的一系列安全保證要求,尤其是對「安全不可分割」原則的詮釋,正面挑戰了北約自創立以來的「門戶開放政策」(open door policy)。北約以至美國目前對此未有鬆口,但有美俄關係專家承認,這項政策大幅增加西方跟俄羅斯的摩擦,更有前華府官員認為縱然不應為莫斯科的要求讓步,但北約本身已有過度擴張之虞,或需「關上大門」,同時減低它在西方與俄羅斯安全關係上的作用。 明報記者 周宏量
據北約網站介紹,「門戶開放政策」的法律依據為北約憲章第十條,即北約成員國可在一致同意下邀請任何歐洲國家加入組織,以進一步拓展條約原則及為北大西洋區域安全作貢獻。根據這項政策,北約自1949年創立以來分階段接納新成員國加入,在1991年冷戰結束後步伐加快——冷戰時期由12個創始成員國增加至16國,但自從1999年起五度東擴後,目前成員國已多達30個。到北約2008年宣布烏克蘭和格魯吉亞(兩國皆跟俄羅斯接壤,屬前蘇聯加盟共和國)「將會成為北約成員國」,莫斯科的牴觸更達新高,埋下俄羅斯就南奧塞梯跟格魯吉亞開戰和從烏克蘭吞併克里米亞(以至現在俄軍烏東邊境囤兵危機)的伏線。
「圍堵之父」預言東擴鑄大錯
其實在1999年北約冷戰後首度東擴前,在美國外交和國安圈子已頗有爭論,擔心此舉影響西方跟俄羅斯的關係,其中以首倡對蘇聯採取「圍堵」政策著稱的美國傳奇外交官凱南(George F. Kennan)1997年投書《紐約時報》,斷言北約東擴會成為「美國在後冷戰時期最災難的錯誤」,不但點燃俄羅斯民族主義、反西方和軍事化的輿論,對俄民主發展帶來負面影響,還會重回冷戰氣氛,驅使俄國外交政策走向我們不想要的方向。
這份擔憂並非多餘,北約首度東擴之際出任俄國外長的伊萬諾夫(Igor Ivanov)本月初撰文回顧歷史,表明俄羅斯在後冷戰時期一直堅定反對北約東擴,「莫斯科的理據一向為人所知,俄方代表反覆在所有層面、所有談判和所有會面上闡述它們」。他承認莫斯科當年沒什麼牌可打,尤其不希望中斷已開始的歐洲安全架構談判,可是北約空襲南斯拉夫(1998年)、美國單方面退出《反彈道導彈條約》(2002年)以至伊拉克戰爭(2003年)等,反映俄方原先善意未獲恰當回應,因此以總統普京2007年演說為起點扭轉對西方的政策。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歷史學家薩羅特(Mary Elise Sarotte)去年底發表Not One Inch(不會擴張一吋)一書,探討後冷戰美俄關係,她在書中指出,如今俄方念茲在茲的北約「不會(向東)擴張一吋」承諾,原本只是美國國務卿貝克1990年說服蘇聯接受兩德統一時的比喻,但在蘇聯翌年解體後,「華府意識到它不止可以贏,還能贏更多,北約不需要向任何一吋領土設限」,引致後來北約多次向中東歐擴張。薩羅特接受Vox網站訪問時表示,門戶開放政策導致西方跟俄羅斯出現最大限度的摩擦,並在現時的烏克蘭危機升至高潮。在俄羅斯兵臨烏克蘭邊境之際,美國國務卿布林肯等西方高官堅持為北約門戶開放政策辯護,強調烏克蘭以至其他中東歐國家有權選擇盟友。但有聲音質疑,即使不為俄羅斯的脅迫退讓,北約門戶開放政策本身已經過時。
美學者:捲東歐困局北約宜「關門」
美國天主教大學歷史系教授金麥芝(Michael Kimmage)上月投書《外交事務》網站,直指北約是時候「關上大門」。這名在奧巴馬政府曾任國務院政策規劃官員的歷史學家解釋,北約在冷戰時期確發揮功效,成功阻止蘇聯推進,維持地區和平,並促進西歐政經融合,但在21世紀的歐洲卻見不合時宜,關鍵正是北約多次東擴後被迫深入捲進東歐地緣政治,尤其是重新陷入自17世紀開始成為無數戰爭導火線的俄歐分界問題。他直指北約倘若再接納烏克蘭會是「戰略瘋狂」,建議北約須公開宣布停止增收成員國,並重新檢視冷戰結束後形成的東擴假設,並減低北約在處理西方與俄羅斯關係、尤其是在歐洲安全架構的作用。
無論如何,烏克蘭能否保留其北約願景,將會是西方與俄羅斯討價還價的關鍵一步。因克里米亞和烏東叛軍割據,烏克蘭原本就不符合完成加入北約程序的條件,但外界關注基輔會否在俄方壓力下自行放棄——總統澤連斯基上周稱加入北約「也許只是一場夢」,便惹來遐想。但在北約秘書長任期內見證烏克蘭獲「入場券」的夏侯雅伯(Jaap de Hoop Scheffer)接受《金融時報》訪問時,質疑北約即使同意拒絕烏克蘭的加入申請,也難保普京之後會否得寸進尺,勒索北約放棄烏克蘭以外更多的國家,「他(普京)想要他的帝國回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