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灣區GBA新聞:不捨舞獅失傳 「獅母」開班育幼獅 小孩自細學 冀更好傳承文化
【明報專訊】「咚鏘、咚鏘、咚咚鏘、咚咚隆咚鏘……」新年時節一聽到這鑼鼓聲,伴隨荋N是一隻隻靈活神氣的舞獅。在廣州市天河區獵德村的李氏宗祠,就算不是農曆新年,平日每到傍晚也會看到10多名10歲上下的小孩子敲鑼打鼓、高舉獅頭,帶領這一群「幼獅」成長的,是來自肇慶武術世家的陳慧君師父。寧願訓練更難教的小孩子舞獅,只因陳慧君一顆捨不得傳統技藝失傳的心,冀透過讓小孩子自細接觸舞獅,讓這項非物質文化遺產得以更好地傳承。
明報記者 陳子凌
「手舉高」、「專心點」,晚上8時的李氏宗祠內,陳慧君認真地糾正眼前一班學生的打鼓動作,旁邊幾名才三四歲的小朋友嘗試舉起比他們還高的獅頭,在多次嘗試失敗後,又笑哈哈的跑到另一邊拿起較輕的小獅頭,在哥哥姐姐的鑼鼓聲中左搖右擺。
民間傳說母獅為了訓練幼獅成長,會將牠們推到狼窩。在宗祠內陳慧君雖然對學生看似嚴厲,但實際上沒有上課那種拘謹氣氛,周圍的家長們時看茪l女時而話家常,弟弟妹妹邊看哥哥姐姐持鑼抱鼓咚咚鏘,自己的小手也在空氣中模仿茤N咚鏘,要說是在上堂,更似是親子活動。
武術名家之後 最初開班曾僅一學生
這是來自獵德村的獵德龍獅少年隊,也是廣州為數不多由小孩子組成的獅隊,他們都是由5歲至10來歲的孩子組成,而促成並負責訓練這群幼獅的是武術世家出身的陳慧君。陳慧君來自肇慶,外祖父是被譽「一身武藝,滿園桃李」的中國武術名家、世界功夫武術段位制十段師範級師父梁偉才;外曾祖更是北少林、洪拳傳人,陳慧君母親也是首批學舞獅的女性,可說是第一代女獅隊成員。
家聲顯赫兼自幼習武,但組建獵德少年隊的過程不像外人想像的順利。「之前已放下武術一段時間,但嫁到獵德後,每次聽到村婸R獅鼓聲,心奡N抑制不住激動。」後來在2017年,陳慧君有機會在村內開舞獅班,結果卻大受打擊,「試過只有一個學生來,教練比學生還多」。教還是不教?雖然抱茼酗H肯學就教的決心,但當身邊只有一個人在舞獅,久而久之連最後一個學生也不來了。
失望歸失望,但陳慧君亦理解是因為坊間對舞獅誤解仍深。事實上,帶小朋友看舞獅沒問題,讓小朋友學舞獅就耍手擰頭,覺得只有讀書不成才會學這玩意,抱有這種心態的家長比比皆是,因此也更堅定陳慧君想扭轉這種錯誤觀念的決心。
選拔孩童參賽奪冠振聲威
2018年,天河區舉辦多年的天河獅王盃首度增設幼兒小學組別,當時已加入天河龍獅協會的陳慧君,在獵德龍獅團及獵德幼兒園的大力支持下,從幼兒園選拔小孩子組隊參賽。「時間好倉卒,又要家長配合帶小朋友來集體訓練。」陳慧君形容,剛開始時面前那班小孩子一臉「懵盛盛」,可能連什麼叫舞獅都不懂,但隨茩@心訓練,這班小孩子也開始有板有眼起來。考慮到隊員中有小女孩,陳慧君在原本剛強的舞獅中融入較柔和的舞蹈元素,也因此令表演別出風格,參賽時令人眼前一亮而奪冠,當年獵德村宗族宴上,孩子們登台表演獲掌聲連連。
打響名堂新血加入 家長對舞獅改觀
此後,第一代的獵德龍獅少年隊便從幼兒園到小學一直跟茬紡z君練習舞獅,雖然隨茪@些隊員升學等原因離隊,新血也在加入,除了因為打響了名堂,更重要是家長對舞獅也在了解中改觀。陳慧君說,當家長們看到孩子學舞獅不是等於學壞,就會很自然地介紹給其他朋友。「而且見到教獅的是女性,大學畢業,也是兩兒之母,這些都能讓他們放心把孩子交給我。」陳慧君道。
旁人看茪@班小孩子耍獅頭煞是可愛,陳慧君卻說「好蝦人教」,因為比起教10多歲以上的青年要更有耐心。不過從旁觀察,陳慧君教的不是獅子耍得多威風、鑼鼓敲得多有勁,而是透過訓練舞獅去讓小孩子感受到進步,從而得到滿足,並在滿足當中增添自信,從心底去愛上這項傳統。
陳慧君說:「如果要教得舒服,我大可走去教青年獅,但我更希望可以讓小孩子從細開始接觸舞獅、愛上舞獅,才能令這門技藝傳承。」身旁的8歲女孩柔柔3年前開始加入少年隊,她舞茯黦鈶Y,笑蚖﹛G「我最喜歡還是打鼓,節奏易記。」
柔柔的母親表示,3年前帶柔柔經過宗祠,「看茪H家在練習,自己想學又不敢開口」,後來還是她把柔柔帶到陳慧君跟前。3年之後,柔柔母親說確實感覺到女兒的變化,「人變得自信,會有敢表達自己的信心」,不遠處柔柔正跟妹妹在玩耍,妹妹今年5歲,因為一直看茤n姊練獅,耳濡目染下,一夠年齡便加入少年隊,日後可以跟姊姊一起「咚鏘、咚鏘、咚咚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