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聯會提立會開局目標 倡今屆政府完成23條立法
【明報專訊】工聯會昨日(16日)召開記者會,提出立法會開局十大目標,包括盡快實現「清零」和通關,要求政府在今屆任內就《基本法》23條立法,加快落實強積金對冲和設立減貧目標等,又建議政府派發1萬元消費券刺激經濟。被問到特首參選人是否要認同工聯會的目標,立法會議員麥美娟稱冀下任特首不單同意和支持工聯會的十大目標,亦要聆聽勞工和基層聲音。
對於房屋問題,工聯會會長吳秋北促請政府盡快達至「3年上樓」承諾,以及分隔私樓和資助房屋市場,日後所有公營資助房屋均不容許補地價和在私人市場出售,實現「房住不炒」。工聯會又爭取在本屆政府任內通過《基本法》23條立法,惟特首林鄭月娥上周稱比較困難。吳秋北回應指林太的說法有客觀根據,但希望政府會在今屆任內起動立法工作。
立法會議員鄧家彪表示,現時政府沒有制定明確減貧目標,每年發表貧窮報告不夠進取,建議當局改變扶貧策略,訂立稅後和福利轉移後的堅尼系數目標,例如初步目標為削減0.15。
劉國勳倡合併諮詢 加快生地變熟
另外,民建聯立法會議員劉國勳昨提出6項建議加快土地開發程序,包括:政府應主動統籌土地發展項目,每隔數年主動檢視土地用途;針對北部都會區收地劃一提供「甲區」賠償率等。劉指出,現時土地開發程序繁複,減少重複程序加快審批,合併重複公眾諮詢,同步進行多項發展相關條例,如《環境影響評估條例》、《道路(工程、使用及補償條例)》等相關條例等。就檢討城規會職能及條例,他提出劃一公私營用地向城規會申請制定法定圖則的流程,私人用地申請毋須再經「修訂」及「核准」兩輪程序,改為經政府部門初步審視後,直接制定圖則。
劉國勳稱,如政府採納上述建議,將生地變熟地的程序可由現時8至10年,加快到3至5年,土地發展程序可加快5年。他又表示,北部都會區發展將可加快至10年完成,15年後已可成熟運作,較政府原本預計的20年大幅提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