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巨債夾擊 斯里蘭卡年內恐破產
過去兩年新冠疫情重創斯里蘭卡經濟,旅遊業收入大減,加上政府支出大、減稅和要償還中國巨額債務,令國庫虛耗。隨着通脹破頂、食品價格飈升,斯里蘭卡正面對嚴重財政和人道危機。有經濟學家警告該國今年內恐破產。
11.1%通脹 民眾勒緊褲頭
世界銀行估計,自爆疫以來,近2200萬人口的斯里蘭卡,有50萬人落入貧窮線以下,令滅貧進度倒退5年。去年11月,該國通脹率達11.1%新高,物價高漲令原本有餘裕的家庭也難以溫飽。儘管政府已宣布進入經濟緊急狀態,賦予軍方權力確保米和糖等必需品依政府定價出售,但仍未能緩解民眾苦况。在首都任職司機的帕拉納加瑪(Anurudda Paranagama)要多打一份工去負擔不斷上升的食物開支和車貸,但付水電費和食物支出後就沒有餘錢,現時一家每日只吃兩餐。
斯里蘭卡旅遊業收入原佔GDP逾一成,但疫情導致全國估計廿萬旅遊從業員失業。另一迫切問題是巨額外債,特別是積欠中國逾50億美元,去年又因財困向北京再借10億美元,目前正分期償還。
未來12個月,斯國政府及私人部門將須償還73億美元的國內外債務,外匯儲備去年11月僅剩10年來新低的16億美元。
當局表示盼每月向伊朗每月輸出價值500萬美元的茶葉代替還款,以保留急需的現金。
當地反對派議員兼經濟學家席爾瓦(Harsha de Silva)最近稱,政府今年2至10月須償還48億美元外債,到明年1月外匯儲備將跌至負4.37億美元,「國家將徹底破產」。
央行前副行長維杰瓦德納警告國家面臨巨大債務違約風險,恐釀災難經濟後果。(衛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