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天然氣荒 油商回調亞洲貨補缺
歐洲天然氣供應近期緊張惡化,整個地區的液化天然氣價格屢見新高。《金融時報》周三(22日)報道,這吸引了原定運往中國等亞洲國家的液化天然氣運輸船中途改變航線,紛紛把貨物改運往歐洲,以滿足當地願意支付高昂溢價顧客的需求。
澳洲液化天然氣12年來首入歐
其中,一艘運載澳洲液化天然氣的船舶本月初在中國卸載部分貨物後,預計本周五(24日)把餘下的液化天然氣運抵西班牙巴塞隆拿。《金融時報》引述國際研究顧問公司Independent Commodity Intelligence Services(ICIS)分析師弗羅利(Alex Froley)表示,這相信將是2009年以來首次再有澳洲液化天然氣進入歐洲。
弗羅利續指,荷蘭皇家蜆殼石油今年10月以來已將7批液化天然氣從秘魯運抵英國,是自2019年來首次。該公司另4批液化天然氣預期將於數周內抵英。
弗羅利又透露,一艘希臘運油公司Minerva Gas旗下液化天然氣船,原本預定把貨物從美國運往亞洲,上周三(15日)卻在印度附近掉頭,目前正取道埃及蘇伊士運河,改為將貨物送往歐洲。另有一艘美國液化天然氣船上周在駛經馬六甲海峽時改道。
全球最大獨立液化天然氣交易商貢渥(Gunvor)行政總裁特恩奎斯特(Torbjorn Tornqvist)預計,本月及明年1月將分別有多15至20批液化天然氣被運往歐洲。特恩奎斯特指歐洲正在「自行定價,獲取急需的天然氣」,否則供應或會因天氣變化而變得嚴峻。他指當地液化天然氣庫存目前已於低水平,冬季結束前數量將會更低。
本周二(21日),俄羅斯停用一條向歐洲運輸天然氣管道後,歐洲天然氣價格一度急升23%,創每兆瓦時182歐元紀錄新高。今年初起至今,英國天然氣價格累計飈升了650%,導致國內20多間能源供應商破產。(金融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