倡專責機構統籌港深合作 顧問:20年非過分樂觀
【明報專訊】政府昨日公布《北部都會區發展策略》報告,強調香港北部會是未來20年城市建設和人口增長最活躍的地區,但外界關注區內涉及多項鐵路等重大基建設施,對能否在20年內建成都會區存疑。負責協助政府推動《策略》的政策創新與統籌辦事處「港深合作策略規劃顧問」凌嘉勤昨日表示,以20年時間打造都會區並非過分樂觀,相信只要改革行政機制及工作流程,並設立高層次政府專責機構負責統籌和指導各相關局署,是應該可以做到的。
他又表示,該專責機構牽頭各局署與深圳市相關單位洽商及合作,協調項目規劃及實施,同時協助政府與廣東省及大灣區城市相關部門,就建構大灣區濕地系統網絡展開積極合作。
較舊規劃可住人口或僅多數十萬
被問到過去香港不少規劃願景都曾受到質疑及批評,北部都會區發展會遇到什麼阻力?凌嘉勤稱,無阻力的願景不會在世上存在,政府有考慮到不同阻力,包括環團反對、發展商不配合收地等,但只要大家同心合力,過程中沒有太多干擾,是有機會做到;而北部都會區絕非一張白紙,現時已有不少項目完成或正在進行,冀政策能有整合作用。
整個都會區發展完成後,將可容納約250萬人居住,但較之前規劃的額外增加人口或僅數十萬,凌嘉勤稱需考慮居住密度及宜居因素,並非單純只為求令更多人口居住。
凌嘉勤又指出,北部都會區新發展建議可視乎情况,包括在已進行中或即將進行的規劃研究,但有關尖鼻嘴和流浮山的發展過去未曾做研究,因此政府需要重新進行,而文錦渡重新規劃發展,可拓展面積亦擴大;報告提及建設羅湖/文錦渡綜合發展樞紐,整個綜合區可提供7.5萬至8.5萬個單位,規模大約為6個太古城。
(2021年施政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