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下自行動手或家人代勞趨普遍 髮型屋老闆嘆生意大跌七成
學者指消費習慣一旦改變將難恢復
【明報專訊】持續超過一年半的新冠疫情已改變了人們的消費習慣,多倫多有理髮店指出,自從在今年6月底獲准重新開門營業以來,生意與疫情爆發前相比下跌了近7成, 迫使其不得不採取裁員的對策來減少經營成本。有學者指出,長達18個月的疫情,令部分市民消費習慣改變,個人服務商人要保持客源,必須與客人建立更緊密關係
在士嘉堡經營髮型屋的華裔移民黃女士指出,在新冠疫情爆發前,她的髮型屋總是客流不斷,她除了聘用幾名全職的髮型師外,還聘用了兼職的髮型師,她本人更是親自上陣,常常忙得連午飯也顧不上吃。
然而,自新冠疫情爆發以來,包括理髮店在內、提供個人服務的商戶經歷了兩次漫長的關閉,其中的一次關閉時間超過了半年,已對該行業構成了重創。
黃女士說:「除了在剛獲准重開時出現排隊的情況外,最近一段時間的生意都很不景氣,只有零星的客人上門,生意與過往相比下跌了近7成。」
她分析說,在疫情期間,很多人不得不在家中自己動手,家人之間互相理髮的現象相當普遍。此外,儘管安省的經濟已重啟,但仍有不少人繼續在家工作,他們對於外表的注重程度不再與過往每天返回辦公場所上班那樣,也就減少了相關的花費。
她還指出,由於經營成本的上漲,理髮和美髮的價格也相應被調升,可能也是導致客人流失的因素之一。
昨天中午前往士嘉堡的Woodside商場,該商場內共有3間理髮店,其中除了理髮店Hair King內有3名髮型師正在忙碌之外,另外兩間理髮店內均空蕩蕩的,一個客人也沒有。
對於理髮店出現生意蕭條的現象,懷雅遜大學酒店和旅遊管理系的教授史密斯(Wayne Smith)並不感到驚訝,史密斯是研究消費習慣的專家,他指出,人們的消費習慣實際上早在新冠疫情爆發前已開始發生改變,但持續超過一年半的疫情促使人們改變了消費習慣,而新的習慣一旦形成,就很難被打破,要想恢復原來的習慣幾乎是不可能的。
史密斯舉例說,在疫情爆發前,他的妻子每隔兩個月就光顧一次理髮店。但由於理髮店在疫情期間被關閉,他的妻子開始在家自己動手,觀看視頻學習剪髮和美髮,儘管在效果方面無法與理髮店提供的服務相提並論,但也並非太差。
而現在,他的妻子已感覺,像過往那樣每隔兩個月光顧一次理髮店已不再有必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