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害蟲為由 大陸禁進口台蓮霧番鬼荔枝
【明報專訊】繼禁止輸入菠蘿(台稱鳳梨)後,大陸再宣布暫停入口台灣的番鬼荔枝(釋迦)及蓮霧,理由是因檢出檢疫性有害生物「大洋臀紋粉蚧」(Planococcus minor)。兩款水果主出口至大陸,行業料受衝擊。台農委會將向陸方要求諮商,或擬向世貿組織提出爭端解決控訴,同時宣布投放10億新台幣(約2.8億港元)補助果農。
中秋前「今通知 明禁止」
大陸海關總署動植物檢疫司昨發布通知,稱今年以來,多次從台灣地區輸往大陸的番鬼荔枝和蓮霧中,檢出「大洋臀紋粉蚧」,為防範植物疫情風險,決定暫停輸入。陸委會及農委會主委陳吉仲昨批評,大陸當局「今天通知,明天就不得輸入」,又在中秋假期單方面宣布,台方不能接受,認為大陸做法不符合世貿組織及國際貿易規範,破壞兩岸正常貿易機制,台灣可能向世貿爭端解決機制,提出訴訟。
台灣總統蔡英文在facebook回應事件,稱近期除了台灣,澳洲的紅酒和龍蝦亦受影響,令國際社會質疑,大陸是否真的有心遵守國際貿易規範。她並呼籲朝野一致對外「挺農」,讓衝擊減到最低。
目前,台東番鬼荔枝和高屏蓮霧未進入產期。不過據台農委會數字,番鬼荔枝與蓮霧最主要外銷至大陸。其中蓮霧份額佔總出口量高達97%,其餘銷往香港、加拿大等。至於番鬼荔枝亦出口逾95%到大陸,第二大出口地為香港。為了抵消對行業的衝擊,保障農民權益,台灣當局將撥款10億新台幣「救市」,對內提供農遊券抽獎活動,鼓勵消費者購買、加強電商促銷等。對外則拓展港澳、星馬及加拿大等市場,以消除大陸停止進口的影響。
有番鬼荔枝台灣農商認為,拓展外銷始終有限,「等於要喝西北風了」。台灣逢甲大學國際貿易系教授楊明憲指出,內地年初暫停台灣菠蘿進口,台灣靠分散外銷市場解決危機,但蓮霧、番鬼荔枝高度集中出口大陸,將對行業造成嚴重打擊。
自2018至2020年,台灣輸往大陸的水果以菠蘿最多,其次為番鬼荔枝、蓮霧。菠蘿已在今年2月暫停進口大陸,意味着台灣三大水果均無法進入大陸。在廈門、長三角地區經營兩岸進出口多年的台商紛紛哀號,稱近年水果已無法用「小三通」方式運到大陸銷售,要行正常通關程序,生意愈來愈不好做。現時「三大主力」水果都被禁,慨嘆「不用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