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針後心肌炎高背景率20倍 兒科醫生:昔輕微胸翳少求醫 比率不反映實G
【明報專訊】衛生防護中心轄下科學委員會前日商討青少年接種新冠疫苗,據本報獲得至上月底數據,12至15歲接種者心肌炎較背景高逾20倍,會上有人問「不如煞停」青少年接種,有人要求繼續,終建議減至打一針。不過,瑪嘉烈醫院兒童傳染病科顧問醫生關日華強調,過往輕微患者不求醫,背景發生數字低於實際,上述比率或誤導。關續稱,縱有針後心肌炎個案被送入深切治療部,至今所有人出院時已無病徵,並無嚴重個案。
瑪嘉烈醫生:縱有送ICU 現無嚴重個案
醫管局持續監察新冠疫苗異常事件,實際數與預期數比率(O/E Ratio)為一項監察指標,即按過往發生不良事件比率,計算接種組別的預期不良事件數目,比率大於1即實際不良事件多於預期。自6月14日開展青少年接種計劃至8月29日,預期12至15歲接種者出現1.01宗心肌炎,實際錄得24宗,O/E Ratio為23.76;16至29歲比率為6.12、20至39歲為3.14、40至59歲為1.8。同期無打針的12至15歲人口,每10萬人有0.76宗心肌炎,接種者則為21.30宗,相差27倍;16至19歲無接種和有接種組分別有3.34和6.94宗,相差逾倍。
疫苗可預防疾病科學委員會主席劉宇隆昨向本報解釋,可理解為青少年接種者出現心肌炎較背景高逾20倍,「噚日(前日)JSC(聯席科學委員會)直情有同事問不如煞停(青少年接種復必泰)」,相信因個別委員首次聽取37宗心肌炎分析,當下存憂慮,但經理性討論後決定最高風險群組減至一針。劉又強調所有心肌炎輕微,且重大公共衛生政策絕不能矯枉過正,委員做出了具勇氣且有擔當的決定。就香港針後心肌炎比例高於美國,劉解釋本港有便宜且覆蓋全民的醫療體系,且港人清楚知悉心肌炎可能性加快求醫。
有委員倡停打 劉宇隆:討論後減一針
另一名委員則說:「有人講停,有人講繼續,有人講打一針,有人講打大腿,你要明白不是一言堂。」至於如何得出打一針結論,他說希望學生在校園有保護,且相信打一針風險很低。
關日華提醒要小心解讀上述O/E Ratio,因以往輕微胸口翳悶者多不求醫,因此備存背景數字或低於實際,現大眾提高警覺,醫院對輕微者亦提供全套檢查,比例會推高,該比率不準確反映實G並可能誤導。關續稱,部分針後心肌炎者縱報稱胸口翳悶較嚴重,為謹慎入深切治療部監察,但強調至今無嚴重個案,所有人出院時已無病徵,且覆診時心電圖和超聲波檢查正常。
本港昨沒確診,是相隔13日再錄得零確診。青少年接種意欲沒跌,昨約500名12至19歲青少年打第二針;近900名青少年打首針,按日升近七成。關日華稱,疫情下兒童肥胖、近視和抑鬱非常嚴重,加上少數新冠病例可致嚴重併發症,呼籲青少年打一針。
明報記者
(新冠疫情)
■明報報料熱線﹕inews@mingpao.com/ 9181 46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