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天空:眾人的老師
【明報專訊】◆孔子生平趣事
子畏於匡 樣子惹的禍
孔子周遊列國。有一次,孔子與弟子在宋國的封地(匡)被圍,形勢危急。當時有個人叫陽虎,曾入侵匡地,匡人自然視其為仇人、壞人,樣子恰巧像孔子。由此推斷,孔子的樣子應難歸入俊男之列,相信亦與曾飾演他的周潤發有一大段距離。
匡人認錯人,孔子與學生被重重包圍,五天過去了,眾人都被嚇得半死,只有孔子仍非常鎮定,他彷彿在說︰「同學放心,中國文化仍然需要我去發揚光大,所以我們一定能脫險。」果然,經眾人的努力和調停,孔子一行終得以「解圍」。
待價而沽 師生真情分享
子貢是聰明的學生,有時很喜歡挑戰老師,他今次含蓄一點,用比喻手法幽老師一默,借意問孔子是否仍想為世所用。孔子將計就計,延續美玉之喻,表示自己其實很入世,很「貼地」,只要能夠造福社會,他一定願意全力貢獻自己的能力。他很有信心,自己的才能與德行就像一塊美玉,正等待「識貨」的商人。
孔子懷才不遇,今次借子貢的問話表明心[,希望能遇到真正的伯樂,俗稱「識貨者」。
宰予晝寢 最討厭學生上課睡覺
宰予大白天睡覺。孔子說:「腐朽的木無法再雕琢,像糞牆一樣無法粉飾,我可拿他沒法子!」孔子又說:「以前我看人,他說什活A我信什活F現在我看人,聽他說完,要看他是否做得到。因為宰予,我改變了。」
如果孔子來到現今的課室,用同樣的話罵正在睡覺的學生,恐怕會被投訴。同學不想晝寢,就要早些寢。早睡早起身體好、學習好。
不恥下問 發問的精神
孔子初做官,即任魯國司寇。有一次,他要到周公廟助祭。人家以為他什麼都懂,怎料見到他逢人便發問,大小事都問清問楚,便有點看不起孔子。孔子聽到閒言,不以為然,反而認為沒有人是什麼都懂的,遇有不明白的地方直接發問,這才是真正的禮。
有人認為,孔子並非真的不懂,發問只是親切、尊重對方的表現,讓對方感到獲重視,此說亦有理。學問,不斷發問就是持續學習的表現。不管地位高低,我們總可以通過發問求取知識,到頭來於己有利。
◆論仁、論孝、論君子的現代意義
仁
「仁」是不能獨自一人完成的事情。仁是愛人,愛身邊的人,其實不難做到。孔子說過,「仁遠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仁」是孔門儒家的最高道德範疇,看似不易達成。孔子卻給我們揭示了毫無難關的道路,只要對仁有所追求,它就會來到我們跟前。愛人是一己不可能完成的歷程,本身代表了人與人之間必須連繫。「仁」從自己出發,必待情感到達其他人的身上然後才告完成。疫情持續,我們經常在家,可能與家人培養出更深厚的感情,也可能增加了無限的吵鬧。仁愛由我出發,珍惜當下的相聚,及於家人、朋友,以至其他人,關心身邊的一切,使我們也可以成為仁人。在《論語》埵傢C淵的仁,也有管仲的仁;前者我們知道孔子曾經稱讚「其心三月不違仁」,後者的仁則至於拯救天下蒼生。愛身邊的人是「仁」的起點,但前方仍有漫漫長路尚待大家奮發。
孝
「孝」強調的是子女孝順父母。我們也會聽過「父慈子孝」這四個字,看起來情感的付出較為雙向。「仁」從身邊的人開始,「孝」父母便是最接近、最快速的反映。父母疼愛子女便是「慈」,子女敬順父母便是「孝」,能夠孝順便是成為仁人的重要一步。傳統上,「孝」經常與「忠」密不可分,在家能孝,在國便能忠,即所謂「家國同構」。今天沒有帝制,但在社會、在公司、在學校,總會有上級與下級之分,認清尊卑,行事恰如其分,也是「孝」的表現。現代人更強調理性思維,盲目追求忠心、孝順,不分青紅皂白,我們稱之為「愚忠」與「愚孝」,皆不可取。
君子
「君子」是傳統儒家的理想人格,有些事情見義勇為,當仁不讓,有些事情於德有損,決意不為。在我們身邊,面對不斷的誘惑,不同的挑戰,在「可為」與「不可為」之間如何抉擇,很多時候建基於我們過去所建立的道德標準。在資訊發達的今天,似乎更容易辨清是非黑白,其實不然。所謂「兼聽則明,偏信則暗」,君子能夠接受多方面多角度的資訊,擇善固執,選擇正確的事去做,並堅持下去,即使遇上困厄,也無畏無懼。「君子」多與「小人」作對比,君子即使窮途末路,依然固守節操和本分,小人身處逆境,只會胡作非為。我們都朝茼足飢g子的路途邁進!
■ 蒲葦:著作包括《中文科文憑試活用筆記》、《我要做中文老師》、《說話考試不離題》、《DSE中文科16課必考文言範文精解》、《一本正經學成語》系列、《一本正經學古文》等
■ 潘銘基: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教授,著有《孔子的生活智慧》、《孟子的人生智慧》、《字書裡的動物世界》等
文:蒲葦、潘銘基
插圖:鍾錦榮
[語文同樂 第5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