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鰭吞拿剔出瀕危名單 IUCN:證持續保育有效
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昨(4日)更新瀕危物種紅色名錄,稱經過10年保育工作,原本瀕危的吞拿魚數量終見起色,尤以港人熟悉的大西洋藍鰭吞拿魚恢復速度最快,由「瀕危」連降3級至「無危」,以此表明保育確實可扭轉物種命運。另一方面,鯊魚和鰩魚物種則有近四成面臨滅絕威脅。現存世上體型最大的蜥蜴、僅分佈於印尼島嶼的科莫多龍亦被上調至「瀕危」級別。
IUCN評估逾13萬種動物、植物、地衣及菇類的保護現狀,其中28%面臨滅絕威脅,即屬「易危」或以上級別。該組織上周五(3日)起在法國召開一連9日的大會,總幹事奧伯爾(Bruno Oberle)表示,吞拿魚數量回升是個「有力?象」,顯示就算海洋環境的壓力與日俱增,但只要各國緊守可持續的做法,物種仍可恢復過來。在7種吞拿魚物種中,有4種呈回復正常趨勢,速度最顯著的是被捕獵食用的大西洋藍鰭吞拿魚,南方藍鰭吞拿魚亦由「極危」下調一級至「瀕危」,長鰭吞拿魚和黃鰭吞拿魚被列為「無危」,但部分地區的吞拿魚數量仍令人憂慮,如大西洋西部的藍鰭吞拿魚。
吞拿魚是最具商業價值的魚類之一,在過度捕撈下,大多數吞拿魚物種在2011年被列為受威脅,引起關注,此後環保界和業界採取不同對策保育吞拿魚,包括嚴格制定捕撈限額和打擊非法捕撈。IUCN昨日公布設立「綠色狀態」(green status),為首個評估物種恢復和衡量保育影響的全球指標。
與此同時,鯊魚和鰩魚數量持續下降,約1200個物種中有37%受威脅,主因包括捕撈、氣候變化和污染。IUCN亦正加強對珊瑚和深海蝸牛等海洋物種的監測,了解氣候變化和深海採礦等帶來的影響。
除了海洋生物,氣候變化亦尤其影響在小島嶼或生物多樣性熱點特有的動植物,如印尼的科莫多龍。科莫多龍的棲息地本來已很細小,只分佈於印尼科莫多國家公園及鄰近的弗洛勒斯島。IUCN警告,隨?氣候變化,在未來45年,海平面上升預計將令科莫多龍的棲息地至少縮小30%。
(BBC/法新社/路透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