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精可致刺激、過敏皮炎
睇成分免中伏

[2021.08.23] 發表
不含苯甲酸酯 有些產品聲稱不含苯甲酸酯類成分,讓消費者更安心。
乾爽時使用 止汗產品需注意使用時間,建議在皮膚乾爽時使用。

關於塗抹皮膚上的產品,不少人都擔心會出現不良反應,例如紅腫痕癢。陳俊彥表示,止汗除汗臭產品引致的不良反應主要有兩類,分別為「刺激性接觸皮炎」及「敏感性接觸皮炎」,前者是因長時間接觸一些刺激物質所導致,例子如主婦手,是皮膚長時間受到洗潔劑、漂白水的刺激而產生的炎症、紅疹、刺痛等。止汗產品中的香精或酒精,也可能會引致刺激;至於敏感性接觸皮炎,是指某些具敏感傾向的人接觸到特定物質而引致皮炎。兩種接觸皮炎可以分別或同時出現,消費者需注意自身狀#,建議仔細閱讀產品成分或諮詢醫生,了解皮炎成因,從而選擇合適產品。

噴霧滾珠清爽 膏狀持久

市面上的止汗產品眾多,同一品牌都可能推出不同的配方和產品類型。就產品類型來說,可以簡單分為噴霧、滾珠和膏狀。張永成表示,噴霧或滾珠的質地相對水狀,用起來的「厚重感」較低,不容易感到「黐####」;呈膏狀的產品則或含有油或蠟成分,質地也較厚,相信止汗效果能更持久。針對噴霧,雖然它能夠在不直接接觸皮膚的情況下使用,相對衛生,也比較方便與他人共用,但張永成提醒,這些噴霧劑需要在通風環境使用,避免吸入及接觸眼睛而引致不適。

濕紙巾成分雜 避含苯甲酸酯

近年市面流行起一些擦汗濕紙巾,他表示產品能抹走皮膚表面的汗液,也大多兼備香體、殺菌及一些涼感元素,使用十分方便。但要注意,這類產品成分相對多和雜,引起皮炎的風險也較高。

消費者除了可以留意產品標籤,避開會令自己過敏的成分,張永成也建議盡量避開含苯甲酸酯類(parabens)這種化學物質的產品,常見於化妝品、藥品之中,用作防腐。他解釋,有指苯甲酸酯類成分的特性類似人類的雌激素,長期使用或引致腦退化症、乳癌或其他癌症。雖目前未有實證支持,但他認為還是可免則免。

塗手臂內側測試反應

另一個貼士,張永成表示可以選擇成分相對天然的產品,導致身體過敏或不適情況機率較低。陳俊彥則指出,選擇產品時盡量挑選成分較簡單,降低過敏或皮膚受到刺激的風險,尤其皮膚本身易敏感的人或是小孩老人更應注意。他又建議使用之前先在皮膚比較幼嫩的部位,如手臂內側小範圍地測試,過一段時間後沒有過敏或不適的反應,便可正常使用。

兩名專家都表示,止汗類產品在一般的使用情況下,對身體並無影響。但陳俊彥還是建議,流汗後好好地洗個澡,或換件衣服,對皮膚更好,同時避免皮膚因接觸不同物質而產生皮炎的風險。

止汗劑預早搽 補塗效果差

到底什麼時候使用止汗產品有最佳效果?據消委會資料,建議在晚上睡覺前使用止汗劑,因為內裏所含的鋁化合物需要足夠的時間在汗腺頂部形成凝膠。如果在外出之前才使用,物質可能還未完成化學作用,影響止汗效果。消委會資料又顯示,由於止汗產品需要時間產生作用,因此不像防曬產品般需要補塗,補塗效果也不明顯。陳俊彥則認為,只要在皮膚乾爽時使用,並且不要立馬就做會流汗的活動,早上出門前才使用也可以。

更多夏日手冊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21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Toronto Chinese Newspaper

Chief Executive Officer: Ka Ming Lui | Executive Chief Editor: Richard Kwok Kai Ng
1355 Huntingwood Drive, Scarborough, Ontario, Canada M1S 3J1 | Tel.: (416) 321-0088 | Fax: (416) 321-5377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416) 673-8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