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關鍵詞:詩詞歌賦中的食物

[2021.06.09] 發表
(插畫:張欲琪)
連鎖食店米線受港人歡迎,侍應的流利「譚仔話」更成文化一部分,衍生不少下單術語如「懶肉」(腩肉)、「畜牲」(竹笙)、「勿演」(墨丸)等。早年網上《譚仔有嘻哈》以「譚仔話」改編成一段Rap饒舌為客人落單,掀起城市熱話。
洋b
荔枝
苦瓜
五青汁是用五種高纖維青色蔬果製成之飲品,材料包括青蘋果、青椒、青瓜、苦瓜及西芹。五青汁含豐富的維生素、食物纖維等,但並非人人受得了那股青腥味。
紅豆

【明報專訊】早前本地連鎖卡拉OK經營商Neway遭申請清盤,加上受新冠疫情、影音應用程式影響,「唱K」的日子好像離我們愈來愈遠。回想與朋友「唱K」的片段,一開首大伙兒輪流化身各自喜愛的歌手,深情地獻唱拿手曲;唱到中段,總會「惡搞」一番,有朋友會用「唔鹹唔淡」的口音唱泰文歌;有的會點播K-Pop,在房間婺譕粈V(音樂錄像)跳舞;亦有人會點唱奇怪歌曲,將興致推向高潮。其中鄭少秋《香港料理》可說是近年必點的趣怪歌曲,歌詞中談及不少食物,今期〈生活關鍵詞〉帶大家看看那些被寫進歌詞的食物。

//香港料理/

1999年鄭少秋推出《香港料理》,歌詞講述「我」與朋友遊日點了牛肉、烏冬、照燒雞柳、燒矮瓜、串燒、加州卷、冷麵、海鮮等,總之就是吃遍最經典的日式美食,惟結帳時看到天價單據,心生不忿,其中唱到「講到食料理梗係香港仲多啦/諗番鬗擖辣穩炟u係傻/加埋機票錢早知今日何必當初呢」,道出在港同樣能大啖美食,選擇多且價錢實惠,歌詞更寫到「獅子山」、「賽馬」等具香港象徵意義的事物,於1990年代末引伸出詞人因葵對此城前途的憧憬。

小學常識課本總提到「香港薈萃中西文化,各國菜式應有盡有,有『美食天堂』之美譽……」,但全球化影響下,能嘗各地美食已非香港的獨有「賣點」。如今最能代表香港的食物,或許是附送親切「譚仔姐姐」口音的連鎖食店米線。同學會寫首什麼歌來代表2021年的「香港料理」?

//洋b/

以往大家上家政課,或許切過洋b,被嗆得眼淚直流,《洋b》亦是首有強烈渲染力的催淚歌曲,歌詞以洋b寫出一段想愛卻不敢愛的感情——芸芸R菜中,洋b總被視為配料,煮的人大多只為用它提升食物香味。歌詞中的主角擁有「洋b」性格,在人群中並不起眼,只能隱藏愛慕,躲在角落偷偷看茪葳鶾龠H;但心儀對象若願意打開暗戀者的心扉,會發現壓抑已久的秘密——對你的全心全意。

歌詞如「一層一層一層的剝開」、「鼻酸」、「流淚」、「配角」等,充分藉洋b特質表達暗戀者默默付出的愛、心儀對象卻看不到自己內心的那種難過心酸。願我們都不會錯失欣賞別人的機會,認真用心對待身邊人,不起眼的洋b,其實也能炸成美麗可口的洋b花。

//荔枝/

大部分人對荔枝的第一印象是香甜多汁,或是「一粒荔枝三把火(上火)」,也可能是唐代楊貴妃愛吃荔枝,唐玄宗命人從南方運送荔枝回皇宮的典故。荔枝常見於文學作品,北宋詞人蘇軾出名愛吃荔枝,於〈惠州一絕〉寫「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當時他被貶到嶺南,詩中表達他對嶺南風物的熱愛之情。

古時荔枝又名「離枝」,唐代詩人白居易的〈荔枝圖序〉 寫「若離本枝,一日而色變,二日而香變,三日而味變;四五日外,色香味盡去矣」,當荔枝被採摘下來,一天內顏色會變,兩天後香味逐漸散去,至第三天連味道也不同了;四五天後,它特有的色、香、味完全消失。大家從荔枝的特質中得到什麼啟示?是及時行樂、人生苦短,還是分離之苦?

//苦瓜/

苦瓜,不喜歡的人會說味道是苦,喜歡的卻認為是甘。黃偉文填詞的《苦瓜》,開首便道出一個場景:「共你乾杯再舉箸/突然間相看莞爾/盤中透茖漕兒」,二人重逢,乾杯舉箸,突然相看微笑,回想往事。當初「我們」都討厭吃苦瓜,愈長愈大,不知不覺間接受了苦瓜的味道,並非因為基因改造導致苦瓜不再苦,苦澀依舊,惟「我們」心境轉變了。

人生有百味,五味最常在,「苦」常比作憂愁,「甜」比作幸福的滋味。年少總會怕苦怕澀,怕公事上的糾結、感情路上的纏繞等,隨荇伅◇C慢積澱,五味亦趨向平淡,長大後回望,卻感嘆昔日在意的原來也不外如是。歌中後半提出問題「做人沒有苦澀可以嗎?」同學會如何回答?不妨問問身邊的成年人,他們或會答你:人生若然沒了苦味,又豈能憶苦思甜,感受甜的美好?

歌詞最後一段「今天先記得聽過人說這叫半生瓜/那意味茈扛漪年輕不會洞察嗎/到大悟大徹將一切都昇華/這一秒坐擁晚霞/我共你覺得苦也不太差」,大家現在或未懂細味箇中意思,但會記住「苦瓜」的一課。

「意象」在詩詞等文學作品中十分普遍,「意」指情理;「象」指事物,「意象」是主觀抽象的意念,與客觀具象的物體結合形成,讓讀者喚起特定聯想或情感,令作品變得蘊藉含蓄。

例如透過形容食物,呈現人物的心理與情感狀態,或以食物作為譬喻,形容人物的思想。張愛玲〈第一爐香〉中,薇龍看到意中人盧兆麟目不轉睛看茞V血美女周吉婕,張愛玲以「汽水加了檸檬汁,咕嘟咕嘟冒酸泡兒」表現薇龍吃醋的感受。運用食物的色、香、味等予人的感受,轉化為人物的心思。

//紅豆/

相信同學背誦過唐代詩人王維的〈相思〉:「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願君多採擷,此物最相思」,紅豆又名「相思豆」,南國既是紅豆產地,亦是詩人的朋友所在之地,春天時不知已生出多少枝葉,寄意思念的人多多採集紅豆引起相思。除了〈相思〉,歷代也有其他以紅豆憶人的文學作品。

晚唐花間派詞人溫庭筠的〈新添聲楊柳枝〉:「井底點燈深燭伊,共郎長行莫圍棋。玲瓏骰子安紅豆,入骨相思知不知?」首兩句字面指點燈相照玩「長行」(盛行於唐的賭輸贏遊戲)而不玩圍棋。溫庭筠運用雙關詞,道出深層意思,寫主人翁像在井底般深深地囑咐意中人——你要離我遠遊(長行),但切記早日歸來不要違期(圍棋),手中骰子鑲上一顆一顆紅豆,好比我對你的相思入骨,傳統文化漸用紅豆寄託相互的思念。

文學中的意象

「意象」在詩詞等文學作品中十分普遍,「意」指情理;「象」指事物,「意象」是主觀抽象的意念,與客觀具象的物體結合形成,讓讀者喚起特定聯想或情感,令作品變得蘊藉含蓄。

例如透過形容食物,呈現人物的心理與情感狀態,或以食物作為譬喻,形容人物的思想。張愛玲〈第一爐香〉中,薇龍看到意中人盧兆麟目不轉睛看茞V血美女周吉婕,張愛玲以「汽水加了檸檬汁,咕嘟咕嘟冒酸泡兒」表現薇龍吃醋的感受。運用食物的色、香、味等予人的感受,轉化為人物的心思。

文:何雋彥

圖:資料圖片

插畫:張欲琪

[語文同樂 第518期]

更多教育
第一印象:茄子
【明報專訊】//怎樣認識/ 家人常煮的菜式 //第一印象/ 口感軟綿,非常美味 //喜歡指數/ ★★★★☆ ... 詳情
古文食堂:愈毒愈美麗(下)
【明報專訊】■原文 令使導至後園採蕈處,復見有蕈二枚,大如扇,鮮豔無匹【1】。命役摘蕈,蕈下有兩大穴。令復集夫役【2】持鍬M【3】,循... 詳情
視聽之娛:花期戀愛
【明報專訊】1990年代日劇風靡亞洲,《東京愛的故事》、《悠長假期》是一代人的「神劇」,透視該時代的戀愛價值觀。來到2021年,我們的戀愛態... 詳情
文字定格:替時間出脫
【明報專訊】在大浪灣聽潮仍然是我最渴想的存在方式。黃昏坐在灘上細嚼海的鹽味,看浪翻過另一遍浪然後吐出白沫,直至海風打翻地蓆,灘上已沒有多少人... 詳情
投稿園地:偶然想起
【明報專訊】■文:張嘉俊(元朗公立中學校友會鄧兆棠中學,中六) 在這漫漫的人生路上,我們歷經了大大小小的事情,或苦、或甜,很多事情隨長... 詳情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21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Toronto Chinese Newspaper

Chief Executive Officer: Ka Ming Lui | Executive Chief Editor: Richard Kwok Kai Ng
1355 Huntingwood Drive, Scarborough, Ontario, Canada M1S 3J1 | Tel.: (416) 321-0088 | Fax: (416) 321-5377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416) 673-8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