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看文史:護髮之道

[2021.05.14] 發表
時任立法會議員「長毛」梁國雄在2014年服刑期間,「招牌」長髮被懲教署按工作守則中的規定剪短,他提出司法覆核稱署方歧視男囚犯,去年年底,終審法院裁定懲教署要求男性剪短頭髮的規定違反《性別歧視條例》。(資料圖片)
(andriano_cz@iStockphoto)

【明報專訊】休假

洗澡是我們每日的指定動作,對古人卻是奢侈:若非儀式當前,縱是官員亦只能數日一沐。古代沐與浴不同,沐即洗髮,浴即洗身,因資源所限,古人少浴多沐,官員的休息日最初也是為洗髮而設,稱為休沐。如此重視洗髮,除為清潔容顏,也因頭髮別具意義:民俗學家江紹原《髮鬚爪》指出,遠古認為髮是帶有再生特質的人體精華,與健康相連,甚至能替代人體。《尚書大傳.湯誓》記述商初大旱,卜辭要求以人為祭,湯即剪髮與指甲作為代替;巫蠱以髮下咒亦是此理。更深層的原因,或許是遠古認為生出頭髮的腦蓋(囟),是靈魂的出入口。

文明

在此護髮傳統下,不同於現在可自由變髮,古人不能隨便剪髮,髡刑(剃頭)即是上古一大刑罰,「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便是古俗的倫理化。與此相應的是,古籍裏的剃頭者如《論語》中無視孔子的接輿、《史記》中詼諧善諫的淳于髡,縱是賢者亦總帶有狂人的味道。甚而頭髮長短更隱含華夷之辨,《左傳.哀公七年》記載,魯國拒絕強國吳國苛索被指無禮,魯使子貢反駁吳俗「斷髮文身,臝以為飾,豈禮也哉」,暗諷短髮裸身的吳人只是不跟禮法的蠻夷。當然這是中國長久以來的中原本位觀念:要在濕熱的南方長髮厚衣,本就不太合理。

人生

古裝劇之中,戀人常以髮飾作為定情信物,著名戲曲《紫釵記》更通篇圍繞信物紫玉燕釵。除因髮飾作為人體替代品(頭髮)的延伸,亦因女性成年時要行笄禮(插簪儀式),贈送髮飾即有託付終身之意。話說回來,古代人生階段轉換亦是以頭髮為象徵,男女成年禮——冠禮與笄禮皆以頭飾為媒介,婚禮以結髮(夫妻各取頭髮纏結)象徵永結同心,乃至童年、成年、婚後皆有特定髮型,反映頭髮在生活中的重量。正因如此,不少外族政權想要撼動漢人禮俗時,都由強迫剃髮開始,例如西夏的禿髮令、金的削髮令,以及完成體的清代薙髮。

.葉雨舟 - 書呆子一名,喜歡反思中日韓歷史文化的種種,希望東方社會能重拾對東方文化的認識。

文:葉雨舟

圖:資料圖片、andriano_cz@iStockphoto

[語文同樂 第512期]

更多教育
【明報專訊】在雪路慢慢走,雪吹向擋風玻璃,然後又飄走了。我穿過杉木林,往旭岳去。雪愈下愈大,我減慢車速,突然有一個古怪的念頭。如果雪崩怎麼辦... 詳情
閱讀篇章:〈我愛異端〉——韋政通
【明報專訊】(第1段)在近代民主社會出現以前,不論東方或西方,都同樣缺乏寬容異端的傳統,他們視異端為邪說,視反對為叛逆,因此懲治邪說,迫害異... 詳情
閱讀篇章:實戰篇
【明報專訊】(1) 以下引文中運用了什麼修辭手法?就文意表達而言,產生什麼效果? (4分) 「在這樣的傳統裡,所謂知識份子,多半只... 詳情
【明報專訊】(1) (i) 暗喻(1分) (ii) 突顯知識份子跟附屬品相似;附屬品非必需品,知識份子亦不受統治者所重視,往往依附統治... 詳情
卷二練筆:記敘文引入文章技巧
【明報專訊】文章首段相當重要,一方面要盡快扣題,一方面要引入故事,讓讀者知道接下來要敘述什麼。同學可參考以下入題方法,在交代背景的同時展現你... 詳情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21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Toronto Chinese Newspaper

Chief Executive Officer: Ka Ming Lui | Executive Chief Editor: Richard Kwok Kai Ng
1355 Huntingwood Drive, Scarborough, Ontario, Canada M1S 3J1 | Tel.: (416) 321-0088 | Fax: (416) 321-5377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416) 673-8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