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伊簽25年合作協議 西方質疑雷聲大雨點小
北京在中美阿拉斯加高層會談後最受注目的外交動作,除了拉夫羅夫訪華,就是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出訪伊朗,並在3月27日簽署《中伊全面合作計劃》(又稱《中伊全面戰略伙伴協議》),為期長達25年,惹來外界關注協議對地區以至全球政局的影響。但計劃迄今細節欠奉,有西方觀察家質疑,協議只是雷聲大雨點小,中伊關係算不上有真正的突破。《紐約時報》去年宣稱取得協議的草擬文本,指文本描述了雙方在軍事方面的深入合作,或令中國在美國數十年來的戰略重心地區得以立足。文件又指中方對伊朗的投資會在25年內達到4000億美元,換取同期可用低廉價格持續獲得伊朗石油供應。
俄伊亦簽協議 同樣無公布細節
部分西方觀察家質疑上述協議的實際意義,國際預防危機組織中東及北非高級顧問埃斯凡迪亞里(Dina Esfandiary)是其中一人。這名2018年曾合著作品探討伊朗跟中俄關係的學者,在《世界政治評論》(WPR)網站撰文,提到協議內容本身未公開之餘,負責簽署的伊朗外長扎里夫也點出協議並非「條約」,毋須國會批准。
事實上,伊朗官方也只以「合作路線圖」來描述文件,中方外交部則只稱計劃「將為中伊未來合作提供宏觀框架」,而且「不包括量化的具體合同或指標」。伊朗也有跟俄羅斯簽署協議,但內容同樣無對外公開,伊朗官方事前宣稱是「全面合作協議」,不過俄方事後並無這樣形容,拉夫羅夫的聲明更只提及雙方簽署的協議涉及生物安全。
埃斯凡迪亞里直言,中伊關係從一開始便有少數重要前提,包括不會犧牲各自跟其他大國(尤其是美國)的關係,雙方合作是交易性(transactional)、基於共同利益和必要性,也不帶附加條件,這些前提至今仍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