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辦學團體跨界擁票 教區最多 包含教育宗教社福 教協:投票意向恐無關教界
【明報專訊】中央修改選舉制度,負責選特首及產生立法會議員的「選舉委員會」,除特定界別外以往有個人票的界別全轉成團體票,但團體在選委會的所佔票數「不平等」,部分團體除自動成為「當然選委」,團體另可在所屬界別投多票揀選委,情G在教育界最明顯。以全港有240間學校的天主教香港教區為例,除可派人出任教育界當然選委,現可提名10名宗教界選委,另在教育界和社福界選委選舉中分別有240票和1票。部分大學在教育、中醫、醫學及衛生服務界、科技創新界均有票,其中港大共有10票,為八大最多(見圖)。教協會長馮偉華認為,個別教育團體有多重身分,投票意向或只集中某些非教育界,甚至是商界和建制派手上。
選委會改制下議席有1500個,而界別內名額有修改。以往分別佔30席的教育界及高等教育界,合併後的教育界減至30席,但其中16席是當然選委不用選,包括11間大學校長,以及營辦最多政府資助學校的5個辦學團體指明的職位,例如天主教香港教區、聖公會、保良局等;餘下14席經選舉產生,投票者由以往教師一人一票,改為大學、專上學校、註冊學校、職訓局等「指明實體」的團體票。
教區握教界逾一成票 另兩界穩佔11選委
天主教香港教區是香港營辦最多資助學校的辦學團體,翻查教區網頁,連同專上學院、中小學、幼稚園及特殊學校,教區營辦240間學校,推算在教育界佔240票,推算佔整個教育界2200多票中逾一成。同時,由天主教區營運的「香港明愛」,屬社署恆常資助社福機構,因此在社福界選委可投1票。
選委會將有3種產生辦法,包括「當然委員」、「指定團體提名」及「選民選出」,由於天主教香港教區已可在宗教界提名10名選委,因此教區是能參與3種選委產生辦法的團體。
保良東華各跨教育社福
慈善團體保良局和東華三院涉及服務範疇甚廣,在新制度下,該兩個慈善團體在選委會教育、社福等界都獲得投票資格。以保良局為例,其作為辦學團體可指明一個職位者任教育界當然選委,保良局董事局主席則可任社福界當然選委。翻查保良局網頁,其營辦學校有72間,推算在教育界可投72票,保良局同為社福界的「列明團體」,可在社福界投1票。
現任保良局主席林潞既不是教育界,亦非社福界出身,身為南益實業行政總裁的他是福建省政協常委兼召集人,亦是中華總商會及中華廠商聯合會的會董,即他可在該兩個商會所屬的商界(第二)或工業界(第二)界別投票。對於如何運用不同界別的選票,保良局回覆本報稱,正詳細研究政府早前公布的選舉制度修訂,並適時就保良局相關部分作適當安排。東華三院在截稿前未有回覆。
對於有教育團體可獲多張選票,教協馮偉華批評,政府為排除個人票,未有周詳考慮到個別教育團體有多重身分,他認為,投票意向最終只集中在有關團體內某些人的決定,而當中不少是支持政府、建制人士,甚至不是辦教育的人,而屬商界,「(選委會)與業界的代表性愈行愈遠」。他認為,民主派可參與選委會的機會微乎其微。
校長:學校既有投票權 政府應解說
資助小學校長會名譽主席、聖公會聖雅各小學校長張勇邦表示,以往選舉與學校、校長遙不可及,特別是選委會選舉,形容對學校是全新事物,但目前政府公布的資料仍未清晰,學校投票意向如何決定,例如是否由法團校董會、校監決定等,他認為學校既然有投票權利,當局應向學校更多解說。他稱,本港註冊學校包括中小學、幼稚園及特殊學校等,其中幼稚園數目最多,未知當局會否按比例分配選票數目。
此外,工程界和建築、測量、都市規劃及園境界約11個機構和團體可在所屬界別投票外,有關團體主席或會長可任所屬界別的當然選委,例如機管局、建造業議會、房委會、市建局等;醫管局作為公營機構,由於42間公營醫院可在醫學及衛生服務界各投1票,連同醫管局在該界別和中醫界各可投1票,即合共有44票。
明報記者
(選委會解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