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協教聯斥校本檢測卸責 教局:非復課條件 不希望校長感壓力
【明報專訊】教育局前日宣布倘全校教職員肯於復課前14天完成新冠病毒檢測,全校學生可於農曆新年假期後上半天面授課,引起學界反響。教育局長楊潤雄昨澄清,恆常檢測並非學校復課的條件,「不希望校長覺得有壓力」。教協、教聯及中學校長會均發稿表示反對,不過亦有學校選擇安排全校教師檢測,稱有學生因沒實體課難過哭泣。
楊潤雄昨解釋,過去有些學校能恆常檢測,而較早時曾為學校提供自願檢測,亦有部分學校近百分之一百的教師有檢測,故「不如多行一步」,令那些學校有空間可提供更多服務。
他說,詳細的通函會在本周內盡快發出,並澄清恆常檢測並非對學校的一個要求,亦不會是未來考慮所有學校復課的條件,局方會考慮整個疫情發展、學校準備及專家意見,當疫情整體環境容許所有學生回校上面授課,「會絕對毫不猶豫盡快做」。他又說,局方絕不希望為任何人構成壓力,一直以來除個別情况外,均是鼓勵公眾自願做檢測,現時在教育界的立場亦是如此。
教協昨發稿「六問教育局」,要求局方撤回措施,批評局方推卸責任予學校造成對立、全面檢測費時失事、資源錯配等。教聯亦表示,反對局方把教職員檢測責任「完全推給學校」,稱政府應承擔更大責任,主動與業界溝通,以制訂逐步恢復面授課堂的可行方案。
中學校長會昨亦稱,現時局方要求學校申請恢復面授課堂,「做法極不理想」,並讓學校工作百上加斤,如專家指出有校內人士接受14天病毒檢測是恢復面授課堂不可或缺條件,局方宜就強制檢測公告刊憲。
校長:破壞學校與教職員互信
廠商會中學校長麥耀光昨於商台節目形容有關措施形同威脅,不少校長「敢怒不敢言」。匯基書院(東九龍)校長鄭建德亦形容措施破壞學校與教職員的互信,「一路復課都相安無事,為何今次加設條件?」他擔心農曆新年疫情波動較大,暫傾向只安排三分之一學生回校。
何栢良:14天一驗太久 成效小
有學校則選擇安排恆常檢測以全面復課,聖公會天水圍靈愛小學校長孔偉成表示,學生無法回校相當傷心,有學生早前回校兩日後,得知要農曆年假後才可再次回校,放學時不禁難過哭泣,目前學校可選擇全校復課是一件好事,如有教師不願意,會加以解釋及勸說。
港大感染及傳染病中心總監何栢良昨在商台《在晴朗的一天出發》表示,本港約1萬名確診者中,約30至40人為教師或學生,比例不算高,認為學校防疫措施有效;曾有患者於潛伏期到訪的中小學則約有110至120間。何指出,教師佔整體師生人數較小的比例,師生感染的風險無大分別,對於教師每隔14日定期檢測,他認為相隔14天「太長、不理想」,相信措施有成效但相對小。他建議,當局可要求去過有確診者於傳染期到訪的食肆、或居住疫廈的師生留家醫學觀察,而港府發放到訪地址等資訊時,應更方便市民查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