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解碼:微藻變素蝦子麵
【明報專訊】由於氣候變化、人口增長等問題,全球糧食供不應求,有研究指,除改吃昆蟲作主食,把植物製成仿肉也是解決方法之一,當中微藻更可提煉成奶製品和肉類的代替品。
■新聞節錄
全球長年面對不同的糧食問題,近年的解決方案亦百花齊放。有本地初創公司提出,利用人工培植的微藻減輕營養、食品安全及魚類資源日漸枯竭等問題。
甲茵科技創辦人兼行政總裁張遴琪指出,微藻可以提煉出多達60種營養成分,包括多種維他命、氨基酸、植物蛋白質、β-葡聚糖、抗氧化物、脂肪酸等。當中某些營養成分味道與海產相似,例如蝦紅素。他強調,每種微藻特性可能有分別,可以「改良」一個品種,並不代表其他品種也可以用同一方法「改良」。例如,個別品種微藻在礦泉水中會加快生長,但其他品種卻不會。
研究後,公司主力培植小裸藻,因為小裸藻的植物蛋白質含量較高,生長速度亦算快,每10至12小時就可以增長1倍。張遴琪認為,小裸藻的植物蛋白質含量高,非常適合作為奶製品和肉類的代替品。
由於設施所限,公司培植微藻的規模較小,除自行培植微藻之外,同時亦從其他地區輸入由微藻提煉的營養成分,在本地銷售或製造食品。公司已從美國購入螺旋藻粉,讓飼養者加入貓狗的食物中作為營養補充品。
2020年,公司又向同行購入從人工培植深海微藻提煉的蝦紅素,委託本地麵廠代工,製成低鹽的「素蝦子麵」於網站銷售。
■新聞字逐個解
微藻
?即只能在顯微鏡下才能看見的藻類
?通常在海水、淡水出沒
脂肪酸
?是羧酸化合物
?可跟甘油形成三酸甘油酯,成為脂肪的主要成分
?分為飽和脂肪酸、不飽和脂肪酸及反式脂肪酸
氨基酸
?由氨基、羧酸組成,是蛋白質主要成分
?蛋白質經水解後,便會產生20種α-氨基酸
?吸收氨基酸,可改善體能、免疫功能,防止肌肉蛋白質分解等
蝦紅素
?又稱蝦青素,是血紅色的色素,由淡水微藻類中的雨生紅球藻和酵母菌黃單胞菌中天然產生
?當藻類受壓缺乏營養,鹽分增加或日照過多時,就會產生蝦紅素
?以這種藻類為食的動物,包括三文魚、紅鱒、蝦、磷蝦、蟹、龍蝦及小龍蝦等海洋生物均有由蝦紅素引起的橙紅色染色效果
β-葡聚糖
?由β-葡萄糖跟β-糖靾隞E合形成的聚糖
?由於葡聚糖會以不同分子構成類型,便以α及β代表其分子構成
?部分β-葡聚糖對健康有益,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於1997年,指成人每天應至少攝入3克β-葡聚糖
?主要存在於燕麥、大麥或小麥等穀物中,日常可從主食中攝取足夠的β-葡聚糖
■知多點
糧食危機
糧食危機由乾旱、糧食價格上升、貧窮、自然災害、衝突、全球糧食價格C升、疾病及多樣緊急事故造成。當多數家庭長年累月處於以上情G而無能為力,政府及救援機構又無法協助改善時,就會爆發成糧食危機。
聯合國於2019年發表《2018年全球農業產能指數》指出,全球糧食供應與需求的差距已連續第五年擴大,低收入國家情G尤其嚴重。報告亦稱,氣候變化對食物生產帶來衝擊,其中熱帶地區在未來數十年間將因更炎熱與極端不穩的天氣,令農業產能受挫,更難達成增長目標。
報告認為,改進肥料與農藥效能等提高糧食產能的做法陷入瓶頸,全球必須投入更多資源研究,尋求確保現有可耕地的糧食產能與質量提升,避免農民在生態系統較敏感脆弱的地區開墾農田,因這種做法會破壞環境,帶來更嚴重的饑餓與貧困,形成惡性循環。另外,減少浪費食物,以及改以植物為主要食糧亦有助應付全球對食物需求的增幅。
素肉
素肉又稱植物肉,指由植物組織蛋白製作,模仿動物肉品的口感、味道或外觀的食物製品,是肉類替代品之一。植物組織蛋白透過擠壓機,在高溫高壓環境溶化,重新排列組織,形成絲狀結構,再製成跟肉類相似的食物。
■想一想
你吃過素肉嗎?味道如何?
你會否因為素肉面世而多吃素?為什麼?
(答案見另文)
■關鍵詞
微藻 Microalgae
氨基酸 Amino Acid
素肉 Vegetarian Meat
糧食危機 Food Crisis
資料來源:《明報》綜合報道、世界宣明會網頁
文:方綺婷
圖:資料圖片
[常識學堂 第199期]